竹晴园 作品

第242集:二十年前的证人(第2页)

他不动声色地转开视线,走到旁边的糖画摊前:“老板,来只龙。”

指尖捏着那根竹签时,他听见剃头棚那边传来动静。回头看时,那老头正收拾着剃头担子,扁担一挑,竟往城隍庙后门走去。苏文瑾咬碎了嘴里的糖渣,快步跟了上去。

后门是条窄巷,墙根堆着半人高的干草。老头走到巷子尽头,忽然停下脚步,没回头,却开了口,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:“苏少爷追了老半天,是渴了还是饿了?”

苏文瑾攥紧了怀表链,链子勒得掌心生疼:“王掌柜,二十年前协同庆的火盆,您还记得吗?”

老头挑着担子的肩顿了顿,缓缓转过身。阳光从巷口斜斜照进来,在他脸上切割出深深的沟壑:“什么火盆?老糊涂了,记不清了。”

“记不清?”苏文瑾往前走了两步,声音发颤,“那年冬天,有人在协同庆的火盆里烧了半张盐引,灰烬里还留着‘隆’字的水印。我父亲第二天就被抓了,您第三天就辞了工。王掌柜,那火盆里的盐引,是您烧的吧?”

老头的手猛地攥紧了扁担,指关节发白。巷子里静得能听见草叶摩擦的声响,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缓缓松开手,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,一层层打开,里面竟是半块黑面饼子。

“苏少爷,”他咬了口饼子,饼渣掉在胡子上,“你爹是个好人。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,我儿子生了急病,没钱抓药,是你爹偷偷塞给我五两银子,还说‘救人要紧,不用还’。”

苏文瑾愣住了。父亲的账本他翻了无数遍,从没见过这笔支出的记录。

“可好人未必有好报啊。”老头叹了口气,饼子在手里捏得变了形,“那天后半夜,我起夜去后厨烧水,看见二掌柜的在火盆前烧东西。他看见我,掏出一把银子,让我就当没看见。我当时吓傻了,接过银子就跑了。”

“二掌柜?哪个二掌柜?”

“还能是谁?”老头抬起头,眼里终于有了波澜,“就是后来当了协理的谭宗浚啊。他烧的哪里是盐引,是你爹写给蒙古王府的信!信里说发现有人私印盐引,让王府那边留意。我当时没敢说,直到你爹被关进大牢,我才明白,那是要栽赃给你爹啊!”

苏文瑾只觉得天旋地转,扶着墙才站稳。谭宗浚,那个如今在太原城呼风唤雨的盐商总领,父亲当年最信任的副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