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晴园 作品

第248集:盐引案的终局

太原城的晨雾裹着初秋的凉意,贴在协同庆票号的青砖墙上。苏半城攥着那卷泛黄的盐引,指腹反复摩挲着边角处若隐若现的水印——那只衔着铜钱的蝙蝠,此刻像要从纸上扑出来,在他掌心啄出个血洞。

“东家,都备妥了。”账房老张的声音带着颤,铜壶里的茶水晃出半盏,“按您的意思,把二十三年来所有盐引底册都搬到正厅了。”

苏半城没回头。窗棂外,杀虎口方向的天际泛着鱼肚白,像极了二十年前那个清晨,父亲背着包袱走出隆昌号时,天边挂着的那抹惨色。他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那句话:“盐引这东西,看着是张纸,实则是条命。”

一、供词里的裂痕

正厅的八仙桌上,胡老板的供词摊开在中央,墨迹被雨水洇得发蓝。苏半城用朱笔圈出其中一句:“咸丰九年三月,曾见蒙古王府差人持黑木令牌换盐引百张。”旁边压着的,正是从隆昌号地窖里搜出的那枚令牌,兽首吞口处还沾着半粒风干的沙棘果。

“这令牌的纹路,跟谭家祖坟石碑上的刻痕对得上。”赵玉贞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,她捧着个紫檀木匣,里面是二十年前父亲的砚台,“您看这砚台底,也有同样的蝙蝠纹。”

苏半城接过砚台,指尖在凹槽处一抠,竟掉出半张碎纸。借着晨光展开,正是当年户部档案里缺失的那页——上面用蒙古文写着“盐引掺假,以水印记”,墨迹与胡老板供词如出一辙。

“原来谭宗浚不是主谋。”他忽然笑出声,笑声撞在梁上,惊得灰尘簌簌往下掉,“他粮仓里的盐引,全是假的。”

老张猛地一拍大腿:“难怪!二十年前查抄谭家时,那些盐引一遇水就化了!当时都以为是受潮,原来……”

话没说完,院外传来马蹄声。常老三披着件黑氅闯进来,手里举着本账册,封皮上的朱砂点被血浸成了紫黑色:“苏东家,常家地窖里的账册!您看这页——光绪元年,协同庆火盆里烧的,都是真盐引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