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晴园 作品

第255集:后院的石榴树

后院的石榴树

苏敬之站在账房门口时,听见后院传来“咔嚓”一声脆响。

正是七月末的响午,日头把青石板晒得发烫,账房里的算盘珠子沾了汗,拨起来总带着黏滞的滞涩。他把刚核完的布庄账目推到一旁,竹编窗帘被穿堂风掀起一角,露出后院那棵歪脖子石榴树——枝桠上挂着的青石榴刚有拳头大,此刻却有个半大孩子正攀在最粗的那根枝桠上,手里攥着把小银刀,正往树皮里刻着什么。

“苏明远!”

那孩子吓得手一抖,银刀“当啷”掉在地上,人从枝桠上滑下来,摔在厚厚的青苔上,倒没怎么疼,只是抬头看见苏敬之板着的脸,顿时缩了缩脖子。他身上还穿着学徒房的灰布短褂,袖口沾着墨迹,正是上个月刚从乡下接来的族侄,按辈分该叫苏敬之一声二叔。

“二、二叔,”苏明远爬起来,手在背后蹭了蹭,“我就是看看这树结了多少果子。”

苏敬之捡起地上的银刀,刀鞘上还刻着“明远”二字,是他前几日刚给这孩子打的。他摩挲着刀刃上的寒光,没回头,只望着那石榴树:“你爹送你来时怎么说的?”

“说……说要学做账,学经商,不能给苏家丢脸。”

“那你刻这树做什么?”苏敬之的声音沉了沉。

明远的脸涨得通红,手指绞着衣角:“我看这树歪歪扭扭的,结的果子肯定也不甜,想着刻个记号,等熟了先摘它……”

话没说完,就被苏敬之打断:“这树比你爷爷的岁数都大。”

他走到石榴树下,伸手抚过树干上刚刻出的歪扭刻痕,那里还留着经年累月的旧伤——有孩童刻的歪字,有虫蛀的孔洞,还有二十年前那场暴雨被雷劈出的焦黑印记。可树皮依旧粗糙厚实,枝叶在烈日里绿得发亮,枝头的青石榴坠得枝桠微微弯着,倒有种倔强的憨态。

“光绪三年那会儿,你爷爷还是个小伙计,”苏敬之的声音缓了些,带着点回忆的沙哑,“那年山西大旱,赤地千里,咱们苏家的粮仓也快见底了。有天夜里,你太爷爷把全家人叫到后院,说要砍这棵树当柴烧,给佃户们熬粥。”

明远眨了眨眼,他在乡下听过老人讲大旱的惨状,却不知道这树还有这回事。

“你爷爷当时就抱着树干不肯撒手,”苏敬之笑了笑,指尖划过一道浅痕,“他说这树是太奶奶嫁过来时亲手栽的,结的果子酸得掉牙,可每到八月,满院子都是石榴香。他说要是连念想都没了,人就熬不过去了。”

那天夜里,苏老爷子最终没砍树。后来是苏敬之的父亲,也就是明远的大爷爷,带着商队走了三个月,从蒙古草原换回了一车车的粮食,才让苏家撑过了那场灾。而这棵石榴树,就在那年夏天结了满树的果子,红得像小灯笼,酸得人皱眉,却被孩子们揣在怀里,当成了宝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