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生意火爆,门庭若市(第3页)
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沉默。
没有人再轻易开口反驳。秦奋的回答,虽然不能完全打消所有人的疑虑,但他展现出的那份条理清晰的思路,对技术的深入理解,以及那份不容置疑的决心和坚持,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惊。
尤其是他最后那句关于风险和机遇,关于工厂未来的反问,更是触动了在场不少人的心弦。是啊,国营老厂,是该求稳,还是该冒点风险去寻求突破?
李副厂长一直静静地听着,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。此刻,他抬起头,锐利的目光再次落在秦奋身上,审视了良久。
“秦奋同志,”他缓缓开口,打破了沉默,“你今年多大?进厂多久了?”
“报告李厂长,我今年十八岁,进厂三个月。”秦奋如实回答。
十八岁,三个月……
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吸气声。这个年龄,这个资历,却能对如此复杂的技术问题侃侃而谈,并提出一套看似可行的方案,这本身就足够让人惊讶了。
李副厂长点了点头,没有再说什么,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技术科的王科长:“王科长,你觉得,如果按照秦奋同志报告里分阶段实施的方案,第一阶段的可行性有多大?”
王科长沉吟了一下,表情依旧严肃,但语气却不像之前那么绝对了:“电气和液压系统重建,理论上是可行的,但需要投入人力和时间。主轴和轴承座的修复评估……需要拆解检查,这也是个细致活。至于最终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精度,现在还不好说。”
李副厂长又看向生产科张科长:“如果启动这个项目,需要哪些配合?”
张科长想了想:“需要安排场地,可能要占用一两个工位。需要钳工、电工、液压工配合,还有精密测量、动平衡测试这些……都需要协调。”
最后,李副厂长看向财务科刘科长:“第一阶段的评估和基础修复,大概需要多少预算?”
刘科长皱着眉估算了一下:“如果只是评估和修复主轴箱体、重建部分控制和液压管路,不动核心轴承的话……几百块可能打不住,估计要一千块左右的材料和外协费用。”
一千块。虽然也不少,但相比之前预估的上万块,已经大大降低了风险。
李副厂长沉默片刻,似乎在做最后的权衡。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,等待着最终的决定。
终于,李副厂长抬起头,目光扫过全场,最后定格在秦奋身上。
“好!”他猛地一拍桌子,声音不大,却带着一种决断的力量,“年轻人有想法,有闯劲,这是好事!我们红星厂不能总是死气沉沉,也需要一点敢于尝试的精神!”
他转向秦奋:“秦奋同志,我原则上同意你的方案!但是,是有条件的!”
“第一,成立一个临时攻关小组,由你牵头,但必须接受技术科王科长的指导和监督。小组成员由你提出名单,于主任和生产科协调安排。”
“第二,先进行第一阶段的工作:设备清点、拆解检查、主轴及箱体修复评估、电气及液压系统初步方案设计。厂里先期拨付……八百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,主要用于必要的材料采购和外协检测。”
“第三,给你……两个月时间!两个月后,你要拿出第一阶段的成果报告和下一步的详细计划及预算。如果评估结果不乐观,或者进展不顺利,项目立即停止!”
李副厂长看着秦奋,一字一句地说道:“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,让这台废铁重新唱歌,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!有没有信心?”
巨大的惊喜如同电流般击中了秦奋!他怎么也没想到,在如此多的反对和质疑声中,李副厂长竟然真的拍板同意了!虽然只是有条件的、阶段性的同意,但这已经是难以想象的胜利!
“有信心!”秦奋挺直胸膛,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回答,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。
力排众议,他终于为自己,也为那台沉睡的瑞士磨床,争取到了一线生机!
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。虽然仍有人心存疑虑,但厂领导已经拍板,大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。看向秦奋的目光,也从最初的怀疑、审视,变得复杂起来,夹杂着惊讶、好奇,甚至还有一丝隐隐的期待。
会议结束,秦奋跟在于德水身后走出会议室,感觉脚下的步子都有些发飘。午后的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,暖洋洋的,照亮了前方的路。他知道,这仅仅是一个开始,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。八百块的启动资金,两个月的时间限制,来自技术科的监督,还有那悬在头顶的p4级轴承难题……
但无论如何,他已经成功地将舵盘掌握在了自己手中。前路漫漫,险阻重重,但他心中的那团火,却燃烧得更加炽烈。他仿佛已经听到了,在那不远的未来,废品堆里的那台钢铁巨兽,即将发出震惊整个红星厂的轰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