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严打前夜的急智
北方的冬天,总是来得格外实在。寒风卷着零星的雪沫子,打在红星机械厂斑驳的墙壁上,发出呜呜的声响。车间里虽然机器轰鸣,人声鼎沸,但那股子透过门窗缝隙钻进来的冷意,还是让穿着厚棉袄的工人们时不时地跺脚搓手。秦奋将最后一个零件仔细擦拭干净,按照标准码放在料架上,这才直起身,轻轻舒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腰背。自从南下回来,又经历了系统那番严厉的警告后,他便彻底收敛了心思,一门扑在了技术学习和本职工作上。那近九百块的“巨款”,如同沉睡的宝藏,安安静静地躺在几家不同储蓄所的存折里,除了偶尔在夜深人静时被他拿出来摩挲片刻,便再未轻易动用。
然而,钱虽然藏着,但由此带来的心态变化,却是难以完全掩饰的。
“哎,听说了吗?隔壁纺织厂仓库的那个老王头,他儿子在南方倒腾服装,发了!听说家里都成‘万元户’了!”午休时分,食堂里,几个工友围坐在一起,压低声音,神秘兮兮地交流着不知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。
“万元户?真的假的?那得多少钱啊!”有人咂舌,眼睛瞪得溜圆。一万块,对月工资普遍只有三四十块的他们来说,简直是个天文数字,是想都不敢想的财富。
“可不是嘛!听说他家买了个黑白电视机,还是14寸的!啧啧,那叫一个气派!”
“我看不一定是什么正道来的钱!八成是投机倒把!”有人酸溜溜地嘀咕,语气里充满了怀疑和不屑,但那眼神深处的羡慕却是藏不住的。
“管他什么道呢,人家现在是过上好日子了!不像咱们,一个月累死累活,就挣这三瓜两枣,买斤肉都得掂量掂量。”
“万元户”——这个在八十年代初刚刚萌芽,却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的词汇,仿佛带着一种魔力,敲打着每一个渴望改变命运、却又被现实牢牢束缚住的人的心弦。它不仅仅代表着一笔巨额财富,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,一种打破平均主义“大锅饭”的勇气和成功的标志,是这个正在悄然发生变革的时代,打在少数“先富起来”的人身上的独特烙印。
秦奋默默地吃着饭盒里简单的饭菜,耳朵却将周围的议论一字不落地听了进去。他没有参与讨论,脸上也没有表露出任何异样的神情。但他的心里,却泛起了一丝微妙的波澜。
“万元户”……他现在距离这个目标,其实并不算遥远。如果上次更大胆一些,或者再冒险跑几趟,或许他现在也能悄悄地迈过那道门槛了。
但旋即,系统的警告再次浮现脑海。他摇了摇头,将那不切实际的幻想驱散。投机倒把带来的快钱,终究是无根之萍,风险太大。他现在拥有的这近九百块,虽然离“万元”还差得远,但这是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胆识赚来的第一桶金,更重要的是,它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底气。
这种底气,让他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眼前的工作和生活。
他不再像以前那样,对每一分钱都算计到极致。虽然依旧保持着节俭的习惯,但手头明显宽裕了不少。他给自己买了两本更厚、更专业的机械设计书籍,又添置了一套质量更好的绘图工具和一支英雄牌的钢笔。这些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“奢侈”的投入,在他眼中,却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。
他甚至有余力,在月初领到工资后,去邮局给远在老家的父母寄去了三十块钱。这几乎相当于他过去一个月的工资了。他在信中轻描淡写地说自己表现好,厂里发了奖金,让父母不用担心,注意身体。他能想象到父母收到钱时的惊讶和欣慰,心中也感到一阵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