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

第30章 市场调研,上海滩的机遇(第2页)

红星机器厂,作为一家老牌国有企业,虽然近年来效益时好时坏,但它所能提供的,不仅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一种全方位的保障。稳定的工资、劳保福利、退休金、单位分的住房、子女顶替接班的政策……这一切,构成了一个牢固的“铁饭碗”,是外面那些风雨飘摇的个体户、小作坊所无法比拟的。

秦奋的成功,恰恰在某种程度上,强化了这种“铁饭碗”的吸引力。你看,只要你有能力,肯钻研,在国营大厂里,照样能出人头地,获得远超常人的回报和尊重!这无疑给许多安于现状或者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工人,注入了一针强心剂。

一时间,厂里的学习氛围似乎都浓厚了一些。夜校的报名人数增加了,技术科的资料室借阅量也上去了,车间里,向老师傅请教问题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。大家都憋着一股劲,希望自己也能像秦奋那样,抓住机会,一飞冲天。

就连一些平时有些吊儿郎当,满足于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”的老油条,看到秦奋年纪轻轻就名利双收,心里也难免泛起嘀咕。是不是自己也该努努力,争取个先进,提个职称?毕竟,谁不想过上更好的日子呢?

刘国栋师傅最近心情极好,走到哪里都红光满面。徒弟有出息,他这个做师傅的脸上也有光。不少人明里暗里向他打听,秦奋成功的“秘诀”是什么?是不是有什么家传绝学?

刘国栋总是嘿嘿一笑,摇着头说:“哪有什么秘诀!这小子就是爱琢磨,肯下功夫!你们看他那宿舍,床头堆的书比砖头还高!晚上别人都睡了,他那灯还亮着呢!”他既为徒弟的天赋感到骄傲,也强调后天的努力,希望以此激励更多年轻人。

然而,身处这一切漩涡中心的秦奋,内心却远没有外人看起来那么激动和满足。被尊重、被认可的感觉固然很好,物质条件的改善也让他轻松了不少。但他来自未来,深知这个时代正处在一个怎样剧烈变革的前夜。眼前这个看似稳固的“铁饭碗”,在未来的几十年里,将会被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得七零八落。红星厂这样的传统国企,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方向,适应变化,最终的命运很可能是被淘汰或者艰难重组。

他现在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信息差和超越时代的技术知识。但这并非长久之计。他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平台,一个能够让他将脑海中那些宏伟蓝图付诸实施的舞台。

待在红星厂,按部就班地走技术路线,或许他最终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总工程师,甚至走上领导岗位。但这远远不够。他的目标,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业帝国,是站在世界工业之巅,是真正地用技术改变世界,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修修补补,或者在有限的框架内做一些改进。

“秦奋,最近看你好像又有心事?”一天下班后,张工叫住了他。作为最早发现并赏识秦奋的技术人员,张工对这个年轻人格外关注。

“没什么,张工,”秦奋笑了笑,“就是感觉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,压力有点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