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未雨绸缪,卡脖子的危机!(第3页)
“运气好是一方面,关键还是要有真本事啊!”赵科长指了指工作台上一个刚刚加工完成、闪闪发光的零件,“我虽然不是搞技术的,但也看得出来,你们这活儿干得不赖!比我们市里有些国营大厂的车间都要精细!”
他顿了顿,语气变得严肃起来:“秦奋同志,这次我来,主要是想了解一下。你们给外商做配套,赚外汇,这是好事,是给咱们红星市争光!市里领导对这件事很重视,指示我们要多关心、多支持像你们这样有技术、有闯劲的个体工商户。”
来了!秦奋心中一动,知道关键的时刻到了。这就是政策的“倾斜”吗?
“感谢领导关心!”秦奋诚恳地说道,“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。现在最大的困难,还是原材料。像这次给港商做的零件,用的sus304不锈钢,我们跑了好几个地方才找到一点符合要求的。还有一些特殊的合金材料,比如上次在广交会上那位港商提到的哈氏合金、蒙乃尔合金,国内根本找不到,想买都没地方买。”
赵科长点点头,在本子上记了几笔:“嗯,特殊原材料确实是个大问题,尤其是涉及到进口的。这样吧,你们把需要的材料清单列一下,具体的牌号、规格、用量,我回去向领导汇报,看看能不能通过省里的渠道,或者想想别的办法,帮你们协调解决一部分。当然,前提是你们能继续接到外贸订单,有明确的需求。”
这简直是意外之喜!秦奋没想到赵科长会如此直接地表态愿意帮忙解决原材料问题!这可是卡住很多企业脖子的难题!
“太感谢您了,赵科长!这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!”秦奋激动地说道,“我们一定努力争取更多外贸订单!”
赵科长又问了一些关于生产、技术、人员方面的问题,秦奋都一一作了回答。赵科长频频点头,对秦奋的思路清晰、对技术的精通以及对市场前景的判断,都表示了赞赏。
临走前,赵科长拍了拍秦奋的肩膀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秦奋同志,好好干!国家现在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,特别是鼓励出口创汇。你们虽然现在规模小,但技术有优势,路子走对了,前景是光明的。市里会关注你们的发展,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,可以直接来经委找我。”
送走赵科长,秦奋、王建军、刘小虎三人站在车间门口,久久没有说话。刚才与赵科长的对话,信息量太大了!
“奋哥,”刘小虎喃喃道,“我们……这是得到市领导的‘尚方宝剑’了?”
王建军深吸一口气:“以前总觉得个体户低人一等,干啥都得偷偷摸摸的。没想到,咱也能让经委的科长亲自上门,还说要帮咱解决材料问题!”
秦奋的心潮更是澎湃不已。他知道,这次成功的外贸订单,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益,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认可和地位的提升!有了市经委的关注和潜在支持,星辰精密未来的发展道路,无疑会平坦许多。
“这不是尚方宝剑,这是冲锋号!”秦奋握紧拳头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“赵科长说得对,我们路子走对了!接下来,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,把‘星辰精密’这块招牌彻底打响!赚更多的外汇,解决材料难题,更新设备,扩大规模!”
三百五十美元的外汇,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激起的涟漪,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。它不仅为星辰精密带来了第一桶金,更重要的是,撬动了政策的天平,为这家刚刚起步的小小个体户,赢得了一丝宝贵的、来自体制内的关注和倾斜。
属于星辰精密的工业洪流,似乎正以一种超乎预料的方式,开始汇聚起第一股强劲的动力。而这股动力的下一个目标,已经隐隐浮现在秦奋的脑海中——作坊太小了,是时候,把它变成一个真正的工厂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