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 一次次的失败,永不言弃!
初冬的暖阳,难得地穿透红星市上空常年弥漫的工业尘埃,洒在星辰机械厂新刷的蓝色大铁门上,反射出几分崭新的光彩。车间内,机器的节奏比起刚开工时更加和谐流畅,工人们也早已适应了新的管理制度和计件模式,干劲十足。第一批出口香港的精密零件,在经过秦奋和王建军近乎苛刻的最终检验后,被小心翼翼地打包装箱,由刘小虎亲自押车送往省外贸公司指定的交货点。当那笔以美元结算的货款,扣除各种手续费后,兑换成沉甸甸的人民币和几张珍贵的外汇券,交到秦奋手中时,整个工厂都沸腾了!
虽然数额不算巨大,但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。它证明了星辰机械厂的技术实力得到了“外面世界”的认可,证明了他们这家不起眼的小厂,也能为国家赚取宝贵的外汇!秦奋当即决定,拿出利润的一部分,给所有员工发了一笔额外的“外汇奖金”,更是将大家的积极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。
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和外贸公司的初步认可,后续的订单也零星地接踵而至。同时,依靠过硬的加工质量,一些本地国营大厂,比如红星机床厂、红星重型机械厂,也开始将一些他们自己啃不动或者来不及做的高精度、小批量零件,外包给星辰厂。
一时间,星辰机械厂的生产任务变得饱满起来,车间里几乎是人停机不停,连秦奋自己都经常需要亲自上阵操作那几台精度最高的“宝贝疙瘩”。王建军更是把家都快搬到了厂里,白天盯生产、抓质量,晚上还要研究图纸、琢磨工艺。刘小虎则负责着采购、入库、发货、跑外联,忙得脚不沾地。
工厂的账户上,资金开始有了稳定的流入,虽然距离大规模扩张还差得远,但至少不用再为下个月的工资和水电费发愁了。秦奋甚至开始盘算着,是不是该再添置一两台关键设备,或者把那几台老旧车床的精度再提升一下。
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,星辰机械厂这艘小船,在经历了最初的风浪后,似乎驶入了一片相对平静的航道。
然而,平静的水面下,往往暗流涌动。秦奋他们沉浸在创业初期的忙碌和喜悦中,却忽略了这个时代背景下,一种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力量——地方利益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。
这天上午,秦奋正在办公室里对着一张复杂的零件图纸凝神思考,琢磨着用什么工艺才能在现有设备条件下,达到图纸要求的0.005毫米公差。王建军则在车间里巡视,不时停下来指导年轻学徒的操作。
突然,工厂大门口传来一阵喧哗。刘小虎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,脸上带着一丝慌张:“奋哥,不好了!工商局和税务局的人来了!说是要进行联合检查!”
“检查?”秦奋放下图纸,皱了皱眉,“我们手续齐全,该交的税也按时交了,他们来检查什么?”
“不知道啊,来了两辆吉普车,七八个人呢!气势汹汹的,说要查我们的经营执照、税务登记、生产安全、劳动用工……反正什么都要查!”刘小虎语速很快,“我让他们先在传达室等等,说您在忙,这就赶紧来跟您汇报了。”
秦奋心里咯噔一下。工商和税务联合检查,这阵仗可不小。按理说,星辰厂是新开的小厂,又是挂靠在街道办,一般不会有人主动上门,更别说这种联合大检查了。事出反常必有妖!
“走,去看看。”秦奋定了定神,站起身,顺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。他知道,越是这个时候,越要保持冷静。
来到厂门口的传达室,只见里面果然挤着七八个穿着制服或干部装的人。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、戴着眼镜、表情严肃的中年干部,看胸牌是市工商局市场管理科的。旁边一个稍胖、面色红润的,则是市税务局专管一片的税务专员,秦奋之前去报税时打过照面,姓李。其余几人,有的拿着记录本,有的眼神锐利地四处打量,一看就是来找茬的架势。
“几位领导好,我是星辰机械厂的厂长秦奋。”秦奋脸上露出客气而不失礼貌的笑容,主动伸出手,“不知道几位领导今天来我们这个小厂检查工作,有什么指示?”
那位工商局的科长并没有和秦奋握手,只是扶了扶眼镜,用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他一番,语气平淡地说道:“我们接到群众举报,说你们星辰机械厂存在一些经营管理上的问题。根据相关规定,我们工商、税务部门今天进行一次联合执法检查。请你配合。”
“群众举报?”秦奋心中一凛,脸上的笑容不变,“我们厂刚开工没多久,一向是守法经营,不知道是哪方面的举报?我们也好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嘛。”
“具体什么问题,检查了就知道了。”工商科长显然不想多说,一挥手,“先把你们的营业执照、税务登记证、还有最近三个月的生产台账、销售记录、工资发放表都拿出来看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