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囤积居奇?我让你血本无归!(第2页)
孙建国吸了一口烟,沉吟道:“这东西,对于那些买不起数控机床,但又需要加工一些批量不大、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的厂子,吸引力最大。比如,一些生产电机、水泵、阀门、农机配件的厂,还有一些地方国营和集体的机械厂,他们的设备往往比较老旧,但生产任务又不少。我们的仿形装置,可以让他们用较小的投入,大幅提升普通车床的加工能力。”
“至于定价嘛……”孙建国有些拿不准,“我们研发投入了不少,材料成本也不低,特别是那几个关键的液压元件,都是精加工出来的。定低了,收不回成本,定高了,人家可能就嫌贵了。毕竟,这年头,大家日子都不宽裕。”
秦奋点点头,孙建国的分析很到位。他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谱。
“孙工,您看这样行不行?”秦奋说道,“我们这套‘星辰一号’,主要部件包括液压站、仿形阀、液压缸、靠模架和连接管路。材料成本加上我们的人工、加工费用,初步估算下来,一套的硬成本大概在三百块左右。”
三百块!这已经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小半年的工资了。孙建国听得暗暗咋舌,他虽然负责技术,但对成本核算没有这么细致,没想到这套看起来不算太大的装置,成本这么高。
秦奋继续说道:“考虑到我们的研发投入、技术价值以及后续的服务,我觉得,我们不能按成本加一点利润那么简单地定价。这东西解决的是效率和精度问题,能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。我初步的想法是,根据安装车床的型号大小,分为两种规格,基础售价定在……一千二百块一套!”
“一千二?!”孙建国手里的烟差点掉下来,“秦厂长,这……这是不是太高了点?一台普通的C6140车床,新的也就几千块钱吧?我们一个附件,就要卖一千二?”
他觉得秦奋这个定价有点“黑”了。虽然他也知道这东西技术含量高,但一千二的价格,在1982年的当下,绝对是一笔巨款,很多小厂一年的利润可能都不到这个数。
秦奋笑了笑,解释道:“孙工,您别急。我们不能只看售价,要看‘性价比’和‘价值’。您想啊,一台最便宜的国产数控车床,现在什么价?少说也得几万块,进口的更不用想。而且操作复杂,维护困难。我们的‘星辰一号’,一千二百块,可以让一台几千块的普通车床,具备部分数控车床的功能,能高效加工锥面、曲面、仿形面,效率提升几倍甚至十几倍,废品率大大降低。对于那些有特定加工需求的厂家来说,这笔投入,可能半年就能收回成本,之后就是纯赚。”
“而且,”秦奋补充道,“我们卖的不光是设备,还有服务。我们负责上门安装、调试,培训操作工,还提供一年的保修。这些都是价值。另外,初期我们可以搞一些优惠,比如前十家购买的用户,可以打个九折,或者赠送几套常用的靠模。”
孙建国听着秦奋的分析,慢慢地点了点头。秦奋考虑的确实更全面,不仅仅是技术本身,还包括了市场、客户心理和商业模式。从“为客户创造价值”的角度来看,一千二的定价,似乎也不是那么离谱了。
“好,就按你说的办!”孙建国最终被说服了,“不过,我们怎么让别人知道我们有这个好东西呢?”秦奋早有打算:“两条腿走路。第一,利用我们现有的客户关系。我们不是一直给柴油机厂供应高精度喷油嘴零件吗?他们的凸轮轴车间,肯定需要加工大量的仿形零件,可以先去他们那里试试。第二,我准备在省里的《机械工人》杂志上,打个小广告,介绍一下我们的‘星辰一号’。”
在专业杂志上打广告?这在当时绝对是新鲜事。孙建国再次被秦奋的超前意识所折服。
说干就干。秦奋立刻让李卫东整理了一份图文并茂的“星辰一号”技术说明材料,然后亲自带着孙建国,直奔红星市柴油机厂。
柴油机厂是红星市的纳税大户,也是星辰厂目前最重要的客户之一。负责生产技术的副厂长老王,和秦奋打过几次交道,对星辰厂加工的那些精度高得吓人的喷油嘴零件印象深刻。
听秦奋说明来意,并看到那份详细的技术说明后,王副厂长半信半疑:“小秦,你们厂……能搞出液压仿形装置?这玩意儿,我们厂里那几台进口的老仿形车床,都经常出毛病,技术复杂得很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