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

第73章 利润暴增,资本的原始积累

时间一天天过去,八十年代末的秋风带着一丝凉意,吹拂着星辰机械厂的厂区。与前段时间那种热火朝天、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的扩张劲头相比,如今的星辰厂,节奏明显放缓了下来,但内里却涌动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与高效。最直观的变化,体现在财务科那间总是人来人往的办公室里。

“厂长,您看,这是这个月的现金流报告。”周雅芳将一份仔细整理过的报表递给秦奋,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略带疲惫的笑容,“按照您的指示,销售部那边催款力度空前,效果非常显著。扣除掉必要的生产经营支出和本月到期的几笔小额款项,我们账上的活期存款,比上个月底增加了将近三十万!”

三十万!在这个“万元户”都还令人艳羡的年代,这绝对是一笔巨款。尤其是在短短一个月内,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催收欠款实现如此规模的现金回流,足以证明秦奋之前那番“雷霆手段”的有效性。

秦奋接过报表,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数字。每一笔进账,每一笔支出,都清晰明了。他能想象得到,为了这三十万的净流入,周雅芳和王建军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。

“辛苦了,雅芳。”秦奋点了点头,眼神中流露出赞许,“这只是个开始。催款工作不能放松,越到后面可能越难,但必须坚持下去。”

周雅芳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,点头道:“您放心,厂长。老王那边,几乎是把销售科的人都撒出去了,连他自己都半个月没回家了。虽然也遇到不少钉子户,甚至有几家老客户因为催得紧,扬言以后不跟我们合作了,但老王说了,您的指示是死命令,先把钱拿回来再说。”

“关系可以以后再修复,但现金流断了,厂子就没了,什么都谈不上。”秦奋的语气很平静,但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,“告诉老王,对于那些确实困难但态度还好的客户,可以适当给些宽限期,或者接受一部分实物抵债,比如他们厂的产品、设备甚至厂房,只要评估下来划算,都可以谈。但对于那些恶意拖欠的,别客气,该走法律程序就走法律程序。我们星辰厂虽然是民营企业,但也不是好欺负的!”

在这个年代,打官司追债还不是普遍现象,尤其是对那些有“背景”或者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客户,更是难上加难。但秦奋的态度很明确,特殊时期,必须用特殊手段。与其让那些钱烂在别人手里,不如撕破脸皮也要拿回来一部分。

“另外,”秦奋补充道,“你这边也要盯紧,收回来的钱,除了保证正常的工资发放和核心供应商的货款支付,其他的,一律存入银行!暂时不要考虑任何投资,包括之前提过的购买国库券什么的,现在什么都没有现金本身更稳妥。”

“我明白。”周雅芳郑重地点头。她现在对秦奋的判断已经近乎迷信。虽然她也搞不懂为什么厂长如此笃定经济会出大问题,但之前的每一次“预言”,事后都证明是正确的。她现在唯一要做的,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指令。

“现金为王”的指令,如同毛细血管般渗透到星辰厂的每一个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