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 利润暴增,资本的原始积累(第2页)
采购科的老刘,现在是厂里出了名的“抠门”。任何部门想要申购物品,都要经过他严格的审核。能修的绝不买新的,能省的绝不多花一分。原材料仓库里,曾经堆积如山的各种钢材、配件,如今也变得“苗条”了许多,只保留着满足近期生产计划的最低库存量。供应商们发现,星辰厂的采购订单虽然还在下,但批量明显减少,而且付款周期也开始“精打细算”起来,虽然不至于拖欠,但绝不像以前那么爽快了。
生产车间里,虽然机器依旧轰鸣,但加班加点的现象明显减少。老刘和钱保国严格按照“以销定产”的原则安排生产,不再盲目追求产量。工人们虽然感觉活儿好像没以前那么“满”了,奖金似乎也比高峰期少了一些,但好在工资还能按时足额发放,比起外面那些已经开始拖欠工资甚至放长假的厂子,已经算是天堂了。秦奋也适时地通过车间主任和班组长传达信息,强调这是为了工厂的长远发展,是为了保证大家能有持续稳定的工作,暂时勒紧裤腰带是为了更好地度过难关。大部分工人虽然有些议论,但也表示理解和支持。毕竟,星辰厂的福利待遇在本地企业里一直属于翘楚,秦奋这个年轻厂长的威信也很高。
技术部那边,孙建国带着团队,全力攻关“星辰一号A型”的改进。秦奋给他们的要求是,在保证甚至提升性能的前提下,尽可能优化设计,降低生产成本。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但孙建国和他的技术员们却充满了干劲。他们知道,这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,星辰厂唯一能拿得出手的“新武器”,也是保证工厂在可能到来的市场萎缩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。
而那场由周雅芳和李卫东负责的全面自查工作,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。从每一份采购合同的条款细节,到每一张销售发票的开具规范;从仓库物料的进出库记录,到财务账目的每一笔分录;从工人的劳动合同签订,到安全生产规章的落实……事无巨细,都被一一检查、核对、存档。秦奋的要求近乎苛刻,任何可能被抓住把柄的漏洞,都必须提前堵上。他深知,即将到来的“治理整顿”,往往伴随着严格的检查和“杀鸡儆猴”,绝不能让星辰厂成为那只被儆的“猴”。
就这样,在秦奋的提前布局和强力推动下,星辰机械厂像一只嗅觉灵敏的松鼠,赶在真正的寒冬来临之前,开始疯狂地囤积“过冬粮”——现金。
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,效果是惊人的。周雅芳再次向秦奋汇报时,脸上的笑容明显轻松了许多:“厂长,截止到昨天,我们账上的活期存款已经突破一百万了!另外,还有价值约十五万左右的客户抵债物资,主要是钢材和一些通用零部件,老刘那边已经清点入库了。”
一百万!
秦奋听到这个数字,一直紧绷的心弦也稍稍放松了一些。一百万现金,在这个时代,对于一个年产值刚刚摸到千万门槛的民营工厂来说,绝对是一笔可以用来“保命”的巨款!
这意味着,即使接下来市场环境急剧恶化,订单大幅减少,星辰厂也能依靠这笔资金,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基本运转,保证几百号工人的工资发放,稳住核心供应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