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 股权激励,共享未来
第二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洒在秦奋的办公桌上时,他已经开始着手将昨日的战略构想细化为可执行的具体目标。全国战略的六大方向,每一个都需要明确的阶段性成果和量化指标。“小苏,麻烦你把吴工、孙副厂长、周会计他们都请到我办公室来,我们开个小会。”秦奋拿起内线电话,对秘书苏晚晴说道。他要趁热打铁,将这股高昂的士气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力。
很快,吴敬明、孙建国、周雅芳、马远、高建华、郑光明、刘小虎、姜涛等人陆续来到了秦奋宽敞明亮的办公室。与昨日的大会议不同,今天的小范围碰头会,气氛更加务实和聚焦。
“各位,昨天我们统一了思想,明确了星辰未来发展的方向。今天,我们就要把这个方向具体化,定下一个短期内可以量化的目标。”秦奋开门见山。
他走到墙边的一块白板前,拿起马克笔,在上面重重地写下了三个大字:“十个亿!”
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白板,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一丝难以置信。
“十个亿?”周雅芳作为财务总管,对数字最为敏感,她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,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,“秦厂长,您指的是……年产值?”
秦奋点了点头,目光坚定:“没错!就是年产值十个亿!我计划,用三到五年的时间,将星辰机械厂,打造成一个年产值突破十亿元人民币的现代化企业集团!”
“嘶——”会议室里响起一片轻轻的抽气声。
十个亿!在1992年的中国,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。要知道,去年,也就是1991年,星辰机械厂的总产值,也才刚刚突破一个亿。现在,秦奋竟然要在三到五年内,将这个数字翻上十倍!
这简直是天方夜谭!
即便是对秦奋最为信任的刘小虎,此刻也张大了嘴巴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他虽然不懂什么复杂的经济学原理,但也知道从一个亿到十个亿,中间隔着的是一道多么巨大的鸿沟。
“秦厂长,这个目标……是不是有点太高了?”孙建国犹豫了一下,还是开口说道。他负责生产管理,深知产能提升的难度。要实现十倍的产值增长,意味着生产规模、设备投入、人员数量都要有数倍乃至十数倍的扩张,这其中的管理压力和风险可想而知。
“是啊,秦厂长,”吴敬明也皱起了眉头,“十个亿的目标,意味着我们每年都要保持极高的增长速度。这不仅对我们的生产和销售是巨大的考验,对我们的技术研发和新产品推出速度,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。”
高建华和郑光明对视一眼,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。他们各自负责的廊州和昆山基地,虽然目前发展势头良好,但要支撑起如此宏大的目标,显然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投入和扩建。
马远则在心中默默盘算着,十个亿的产值,意味着每年要拿到多少订单?需要覆盖多大的市场?他感到自己的肩膀上,瞬间压上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。
看着众人或惊讶、或疑虑、或凝重的表情,秦奋微微一笑,似乎早有预料。
“我知道,这个目标听起来确实有些吓人。如果放在一年前,甚至半年前,我也不敢提出这样的目标。”秦奋的语气沉稳而自信,“但是,此一时彼一时。同志们,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开端!南方谈话,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。未来几年,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个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