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

第106章 行业洗牌,剩者为王(第2页)

“当然,”秦奋补充道,“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。赋予子公司更大的自主权,也意味着他们要承担更大的经营压力和业绩考核。集团总部将建立一套科学、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,对各个子公司的经营成果进行定期评估,并与管理团队的薪酬激励挂钩。”

“秦厂长,这个思路我完全赞同!”张建军第一个表态支持。他刚刚在武汉打了一场漂亮的并购整合仗,正憋着一股劲,准备大干一场。集团化的架构,无疑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。“责权利明确,干起活来才有劲头!”

李卫国、王振华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。他们都是在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实干派,对于这种强调业绩导向、鼓励开拓创新的管理模式,有着天然的亲近感。

高总工程师则更关心技术研发体系的构建:“秦厂长,集团化之后,我们的技术研发力量是集中在总部,还是分散到各个子公司?”

“这是一个好问题,高工。”秦奋说道,“我的想法是,‘两条腿走路’。集团总部将设立一个中央研究院,负责基础性、前瞻性的技术研究和共性技术的开发,引领整个集团的技术发展方向。同时,各个子公司也要建立自己的应用型研发团队,针对各自的产品和市场需求,进行定制化的技术改进和新产品开发。中央研究院和子公司研发团队之间,要建立紧密的技术交流和成果共享机制。”

“这样一来,既能保证集团在核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,又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,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。”苏晚晴在一旁补充道。她对于秦奋的战略构想,理解得最为透彻。

接下来的时间里,与会人员围绕着集团化改组的具体方案,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从组织架构的设置,到职能部门的划分;从人才的选拔任用,到激励机制的建立;从企业文化的塑造,到品牌形象的统一……每一个细节,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论证。

秦奋并没有急于给出最终的答案,而是耐心地倾听着每一个人的意见和建议。他知道,一个好的制度设计,离不开集体智慧的贡献。只有让大家都参与进来,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,最终形成的方案,才能得到最广泛的认同和最有效的执行。在讨论过程中,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浮出水面。

比如,如何平衡老员工的经验与新人才的活力?星辰厂发展至今,沉淀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员工,他们是企业的宝贵财富。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快速迭代,也需要不断引进具有新知识、新思维的年轻人才。如何在新旧融合中,激发出最大的组织效能,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
再比如,如何防止子公司各自为政,甚至出现内部恶性竞争?集团化赋予了子公司更大的自主权,但也可能导致“诸侯割据”的局面。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总部协调机制和统一的价值观导向,才能确保整个集团的步调一致。

还有,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,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的风险也在增加。如何保持星辰厂创业初期那种扁平化、高效率的组织优势,避免陷入“大企业病”的泥潭,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。

针对这些问题,秦奋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。

“关于人才问题,我们要坚持‘五湖四海、任人唯贤’的原则。”秦奋强调,“无论是厂里的老同志,还是新加入的年轻人,只要有能力、有担当、有业绩,就应该大胆提拔重用。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培训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,为每一位有上进心的员工,提供成长的机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