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章 格局打开,全国布局(第3页)
“是的,秦总。我们计划在研究院内部,建立一套完善的导师制度和项目负责制,鼓励年轻科研人员大胆创新,勇于承担责任。”高总工程师对此深有体会。他自己就是从基层技术员一步步成长起来的,深知实践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。
在参观过程中,秦奋还特别关注了研究院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机制。
“高工,研究院的科研成果,不能仅仅停留在论文和专利上,更要能够快速有效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,为集团创造价值。”秦奋强调,“我们要建立一套从基础研究、到应用开发、再到产业化推广的完整链条。对于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,集团要给予充分的资金和资源支持,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来,并从中分享收益。”
“我们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。”高总工程师说道,“研究院将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办公室,负责对接各个子公司的技术需求,以及外部的市场机会。同时,我们也在探索建立内部创业孵化机制,对于一些具有颠覆性的技术成果,可以尝试成立独立的公司进行运作。”
“很好。”秦奋对此表示赞同。他深知,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,直接关系到研发投入的回报率。只有打通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研究院的创新引擎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威力。
临近中午,秦奋和高总工程师走出了研究院大楼。刺眼的阳光照在洁白的雪地上,反射出耀眼的光芒。秦奋眯了眯眼睛,心中却是一片火热。
他仿佛已经看到,在不远的将来,这座崭新的研究院大楼里,将会诞生一项项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,培养出一批批顶尖的科技人才。它们将成为星辰集团未来几十年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,也将为中国工业的整体技术进步,贡献出星辰的力量。
“高工,研究院的建设,是星辰集团百年大计的基石。”秦奋的语气无比郑重,“务必要高标准、严要求,把它打造成我们星辰的‘贝尔实验室’、‘施乐帕克研究中心’!”
高总工程师闻言,心中也是豪情万丈。他知道秦奋的期望有多高,也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。但他有信心,在秦奋的全力支持下,在全体星辰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这个宏伟的目标,一定能够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