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章 一番长谈(第2页)
“再者,从技术提升和管理升级的角度看,走出去可以让我们更直接地接触到国际前沿的技术,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,与国际顶尖同行竞争,这本身就是一种压力,更是一种动力,能促使我们不断进步,保持领先。”
李明浩听完,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:“秦总,我赞同您的看法。特别是我们电子科技这边,很多核心技术和高端设备都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。如果我们能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,不仅能赚取外汇,提升利润,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与国际对手交流和学习,这对我们突破技术瓶颈,实现产业升级,意义重大。”
他补充道:“我们星辰电子代工的很多产品,最终都是出口的。我们有为国际品牌生产的经验,在质量控制和工艺要求方面,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视野。”
钱敏从财务和战略层面分析道:“秦总,从财务数据看,我们集团目前的现金流充裕,负债率合理,具备了进行海外市场拓展的初步资金实力。而且,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成功出口,一方面可以带来更可观的利润,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散单一市场的风险。不过,海外市场拓展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复杂,包括目标市场的选择、法律法规、文化差异、汇率风险、贸易壁垒等等,都需要进行详细周密的调研和评估。”
刘丽则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:“秦总,如果要进军海外市场,我们首先需要一批懂外语、懂国际贸易、懂相关国家法律和市场环境的专业人才。目前我们集团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还比较薄弱,需要提前规划,可以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。”秦奋认真听取了每个人的意见,这些都是他早已考虑过的问题。
“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。”秦奋拿起桌上的广交会资料,“这几年,我们通过广交会等渠道,也接触了一些外商,甚至也做过一些小额的出口订单,算是有了一些初步的尝试。但那都是零敲碎打,不成体系。现在,我们既然已经通过了iso9000认证,产品质量有了国际认可的基础,‘品牌向上走’和‘质量生命线’两大战略也正在稳步推进,我认为,是时候系统性地规划我们的海外市场战略了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我初步的想法是,我们可以分几步走。”
“第一步,市场调研与目标选择。我们不能盲目出击,要选择那些与我们产品契合度高、市场潜力大、贸易壁历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作为突破口。比如东南亚市场,地理位置近,文化有一定相通之处,且经济发展迅速,对机电产品和日用消费品的需求旺盛,可以作为我们‘走出去’的第一站。同时,也要关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,虽然门槛高,竞争激烈,但那里是高端市场,一旦能够立足,对我们品牌和技术的提升将是巨大的。”
“第二步,产品策略。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,我们的产品策略也要有所调整。比如,对东南亚市场,我们可以主推性价比高的成熟产品;对欧美市场,则要拿出我们技术含量最高、质量最过硬的拳头产品去竞争,哪怕初期销量不大,也要树立起星辰品牌的高端形象。”
王建国补充道:“这一点我同意。我们的高端数控机床和精密模具,在国内已经是顶尖水平,我相信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争之力。只要我们把质量和服务做好,不怕没有客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