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 静待时机,黎明前的黑暗
系统冰冷的提示音虽然结束,但那份初步分析报告的内容,却如同深冬的寒气,瞬间渗透了秦奋全身的皮毛。那些关乎“高端芯片”、“精密仪器”、“工业软件”、“出口限制”、“技术壁垒”的字眼,并非冰冷的术语,而是未来一道道横亘在民族工业复兴道路上的巨大鸿沟。他知道,眼前的库存程序带来的喜悦,不过是初生的微光,照亮了蒙昧,却远不足以驱散前方的黑暗。红星厂如今的成就,在国际巨头眼中,或许只是一粒稍显璀璨的沙砾,轻易就能碾碎。系统报告最后的评估,更是直白得令人心寒:红星厂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巨大差距,阶段性优势不足以应对未来更高级别的竞争和技术封锁。
他站在机房里,那台耗费数万元人民币买来的iBmpCxt,此刻在他眼中不再仅仅是计算器或管理工具,它是一个起点,一扇窄窄的窗口,通往一个全新的、充满未知和挑战的世界。通过它,他看到了未来工业的形态,看到了自己和红星厂必须攀登的技术高峰。
系统建议他尽快提升自身及团队对先进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,并着手规划更高层次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。这正是他当下最紧迫的任务。
目前的计算机应用,还只是最基础的数据管理和流程优化。然而,未来的可能性远不止于此。系统图谱中有无数令人神往的技术,工业自动化、机器人、精密数控机床、新材料设计、大规模工程仿真……这些都离不开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复杂的工业软件。
秦奋的目光落在张巧玲身上,她正专心致志地敲击着键盘,试图调试一个子程序。她那略显稚嫩但无比认真的侧脸,以及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流程图和笔记,给了秦奋一丝暖意和巨大的希望。
系统报告揭示的差距固然骇人,但也并非无法逾越。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路径,关键技术瓶颈,潜在的风险……系统已经提前“剧透”了。他拥有这个时代的人们所不具备的“钥匙”,知道哪里有陷阱,哪里有机遇,更知道通往光明彼岸需要哪些工具。
这张报告,就像是一份未来的考试大纲,残酷地列出了所有必考且极具难度的题目。而现在,他和他的团队,刚刚拿到第一本薄薄的课本——BAsiC语言入门,拥有了一台价值堪比一套房的铅笔——这台笨重的iBmpC。
眼下还不是全面出击、高调亮剑的时候。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,过早暴露野心,只会招致更强大的封锁和打压。必须先在黑暗中默默积蓄力量,啃下最基础但最关键的硬骨头。
而这块硬骨头,首先就是人才和技术基础。他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,未来的事业需要一批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技术的人。张巧玲、李大柱,还有将来要招募更多的年轻人,他们才是点燃未来辉煌的关键火种。
秦奋走上前,扶了扶张巧玲的肩,温言道:“巧玲,别急。这个错误提示是说,你在这里试图让一个字符串变量和一个数字变量做加法运算,它们是不同的类型,不能直接运算。”
张巧玲闻言恍然大悟,轻轻拍了拍脑袋:“哎呀,我怎么把这个忘了!谢谢秦厂长!”
“没事,编程就是这样,不断地尝试,不断地犯错,再不断地学习改正。”秦奋看着她,眼神中充满鼓励,“你现在学的这些,看起来只是写一些计算仓库库存的程序,但这些逻辑思维,这些控制计算机工作的能力,是未来所有先进技术的基础。你想想那些电影里演的飞机自动驾驶,工厂里的机械手自己工作,还有咱们厂里那些复杂的设备,将来都会用计算机来控制。所以,咱们现在就是在为将来打地基。”
他没有直接说出系统报告的内容,那些关于“技术壁垒”、“信息封锁”的词汇对于现在的张巧玲来说过于沉重和遥远。但他用最朴实的语言,将计算机技术的潜力,与他们切身相关的工业生产联系起来。
张巧玲听得入神,她从未从这个角度想过编程。在她看来,这台机器和这些指令,确实神奇得像拥有魔力,能瞬间处理大量数据。但秦厂长描绘的未来图景更加震撼——飞机自动驾驶、机械手工作……那不都是只有电影里才有的东西吗?但从秦厂长嘴里说出来,却显得那样真实可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