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 创立“远风”,系统VI设计手册!(第3页)
他将那个草图纸推到两人面前:“这些只是最基础的框架。细节方面,你们可以发挥。多参考一些国外资料,我们不做模仿,但要学习先进的理念。务必做到专业,有国际视野!”
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目前,大多数企业甚至没有“品牌形象”的概念,能有自己的Logo就已经不错了,更别提系统的视觉识别体系。让两个年轻的厂办工作人员在没有专业设计工具、没有成熟样本可参考的情况下,去落实一个如此超前的品牌体系设计,无异于天方夜谭。
但小杨和张巧玲却没有犹豫。秦奋给予的信任,以及他描绘的那个宏大且充满希望的未来,点燃了他们内心深处最火热的激情。他们刚刚亲手参与了那封搅动时代的公开信,现在又要亲手描绘未来品牌的蓝图!这是一种何等令人亢奋的使命感!
“保证完成任务!”两人异口同声地回应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王奎山虽然不太懂这些“花里胡哨”的设计理念,但他完全信任秦奋的判断。他只知道,秦奋做什么事都有道理,而且总能成功。他憨厚地笑道:“行!你们年轻人搞这些新鲜玩意儿。需要人跑腿、办手续的,尽管吱一声!老哥给你把后勤保障做好!”
“老王,接下来确实有一件重要的手续要办。”秦奋看向王奎山,“我要把‘远风’这个名字,注册成我们的商标!而且是在全国,甚至考虑在国际上同步注册!”
商标注册如今在国内才刚刚起步,很多企业的品牌意识非常薄弱。而秦奋的目标,一开始就是全国乃至全球市场,他必须提前布好这颗棋子。
“商标注册?”王奎山皱了皱眉,这又是他没接触过的新鲜事物,“这个要去哪里办?县里好像没这个机构啊?”
“要去上面办。省里,甚至京城。”秦奋解释道,“这项工作很急,越快越好。南巡的春雷虽然要响,但市场开放、竞争加剧也是必然的。提前占位,至关重要。这是远风品牌的第一道护城河!”
“去省里、京城办这事?”王奎山听到这两个地方,神情立刻变得凝重。这可不是县里能轻易搞定的事情。但他一想到那封公开信引起的巨大反响,以及秦奋描绘的“乘风而起,扬帆远航”的宏图,心中的迟疑又被冲淡了。
“行!秦厂长,我明日一早,就联系县里,想办法去趟省城!”王奎山咬了咬牙,应了下来。虽然不知道具体该找谁?怎么办,但他相信秦奋会给自己方向。
“小杨,巧玲,你们抓紧时间,尽快把vi手册的框架和核心元素细化出来。这套东西,注册商标需要,未来对外宣传更需要!”秦奋叮嘱道。
“明白!”两人立刻回到桌前,摊开纸笔。
夜色更深了,厂办里的灯光依旧明亮。窗外,习习晚风吹过,仿佛预示着一个崭新“远风”时代,即将乘风而起。
而远在北方的京城,在某一个简朴的办公室里,一位领导正伏案批阅文件,案头放着一份特殊的电报。电报的标题赫然是《凤栖县红星农机厂致全国高级技工及科研工作者公开信!》。他戴上眼镜,仔细地读着这封语气张狂、内容大胆的信件。读到“打破国际垄断”、“建设国际一流实验室”、“远风吹拂华夏大地”等字眼时,他微微皱眉,随即又舒展开来。
“凤栖县,红星农机厂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合上电报,将其放在案头的特殊文件夹里。文件夹上写着四个字:“重点关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