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 创立“远风”,系统VI设计手册!(第2页)
“而这一切的载体,就是我们的自主品牌!”秦奋语气坚定,几乎是拍着桌子说道,“我们不搞组装,不搞贴牌,我们要搞研发,搞设计,搞自己的,独一无二的,能够打破技术壁垒,引领行业标准的品牌!”
王奎山听得热血沸腾,他虽然不像秦奋那样懂技术和国际贸易,但他懂一个道理,那就是秦奋说的振奋人心的话,总能变成现实。他激动地问:“秦厂长,那这个品牌叫啥?我们该怎么弄?”
秦奋深吸一口气,脑海中瞬间涌入了系统提供的海量信息。那是关于品牌视觉识别系统(vi)的完整手册,包含了从品牌命名、标识设计、色彩规范、字体选择到应用延展的方方面面,其专业度和系统性,远超这个时代国内任何一家企业。这不是简单的设计,而是从理念到执行的一整套体系。
秦奋在心里默默“调阅”了这些资料,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想法。
“名字,我已经想好了。”秦奋重新坐下,拿起桌上的一支笔,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字——“远风制造”。
“远风制造……远风?”小杨和张巧玲低声念着,品味着这个名字的含义。
秦奋解释道:“‘远’,代表高远的目标,无止境的追求,也代表着我们的产品将走出凤栖,走出华夏,走向遥远的世界。‘风’,是改革开放的春风,是技术变革的浪潮,也是我们矢志成为行业引领者,吹动未来方向的旗帜!‘远风’,意味着我们的产品,我们的技术,我们的影响力,将乘风而起,扬帆远航!”
他简单解释了命名的理念,然后开始描述脑海中浮现的品牌标识。
“我们的品牌标识,要简洁有力,富有科技感和时代气息。”秦奋在纸上勾勒草图,虽然笔触朴拙,但概念却清晰明了,“主图形可以是两个抽象的、流动的几何图形,形成一种向上、向前旋转的动势,像风的轨迹,又像齿轮的咬合,或者火箭升空的尾焰……”他一边说,一边比划着,那些来自未来的精密设计图在脑海中转化为他能描述的语言。张巧玲和小杨听得入神,他们的笔也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。这不是他们熟悉的任何一个国内企业的标志风格,带着一种超越时代的现代感。
“色彩上,我们要传达出工业的坚实、科技的理性,同时也要有民族的自信和未来的活力。”秦奋继续说道,“主体色彩定为一种深邃而充满力量的‘远风蓝’,辅助色可以使用象征创新和活力的‘远风橙’或者‘远风绿’。”他描述的这些颜色组合,在这个还习惯于红底烫金或者朴素黑白字体的时代,简直是视觉上的革命。
“字体!”秦奋强调,“我们要设计一套自己的、或者选择一套最能体现我们科技感和稳健性的字体,无论是‘远风’两个字,还是产品型号、宣传语,都要统一使用,形成鲜明的视觉风格。”
他详细描述了vi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,从名片、信纸、文件袋,到产品包装、厂区指示牌、宣传海报,再到未来的产品外观设计原则、甚至员工工装的风格……在他口中,这是一个完整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体系,每一个细节都被考虑在内。
“这套系统,统一、规范、专业,它不仅仅是一张脸,它是我们品牌的灵魂所在。它要告诉所有人,我们是什么样的企业,我们的追求是什么,我们和那些传统企业有什么不一样!”秦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“这是我们独立自主意识的具象化,是迎接未来人才、吸引全球目光的第一张名片!”
小杨和张巧玲听得心潮澎湃,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、充满未来感的“远风制造”,以及印着那个简洁漂亮Logo的产品,摆脱了土气、老旧的形象,变得高大上起来。那些困扰他们的“犯忌讳”、“太高调”的顾虑,在这样宏大的愿景面前,显得如此微不足道。
“秦厂长,这……这不是得请专门的设计师吗?这么复杂的系统,国内有能做到的吗?”小杨忍不住问道,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。
秦奋自信一笑:“不需要。设计理念、核心元素,我都已经确定了。接下来,小杨、巧玲,你们两个就负责牵头,把这套vi手册整理、细化出来。根据我刚才描述的,结合你们的理解,先绘制出初步的草图和文字说明。不懂的,随时来问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