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4章 商标注册,远风扬帆!(第2页)
“老同志,”科长收起了介绍信,语气和缓了许多,“你们厂的这个情况,我们了解了。商标注册确实不归我们工业厅直接负责,这个业务……目前来说,是分散在几个部门,主要是经委和工商系统那边。而且你说的要在全国乃至国际注册,这难度非常大,国内的体系还没完全建立起来,国际上的互惠条约也还不完善。光是国内查重、公告、审查,周期就长得很。”
他顿了顿,看到王奎山脸上沮丧的神色,又话锋一转:“不过,你们厂的情况特殊,特别是秦奋同志提的这个‘远风’的寓意和目标,非常有时代意义。这样,你拿着这个信,我再给你开个便条,你去找经委的那边问问。我去打个电话,先跟他们那边通个气。你们厂的这个事情,或许能加急。”
这句话让王奎山的心重燃希望。他连连道谢,拿着科长开的便条,又急匆匆地赶往省经委。
在省经委,他再次说明来意,亮出工业厅的介绍信和便条。有了工业厅的引荐和“提前通气”,省经委这边的经办人员态度明显不同。他们仔细看了红星厂的材料,也听了王奎山对“远风”品牌朴实的描述。虽然对全国国际注册依然感到棘手,但红星厂被上面关注的背景,以及秦奋厂长那些超前的想法,让他们不敢怠慢。“这样吧老同志,”经委的同志说,“商标注册这个事,最终还是要在国家局那边定。省里只能帮着初审和推荐。不过,你们厂的这个牌子,寓意深远,目标远大,我们省也很支持这种民族自主品牌。我们先帮你们把基础材料整理齐备,尽快转到省里负责具体审批的部门,然后再向上级机关推荐。至于全国和国际注册,这个需要更高的审批权限和更复杂的国际对接,目前国内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流程。我建议你们先集中精力办好国内注册,同时可以着手了解国际上的相关条约和规定,等国内的根基稳了,再逐步拓展国际注册。”
虽然没有得到一步到位的承诺,但至少找到了门路,而且得到了省内层面的认可和推荐。王奎山心里绷着的弦稍微松了一些,但也明白这事远没到轻松的时候。省里这边流程依然复杂,而且似乎也很难完全满足秦奋全国乃至国际注册的要求。
他思索再三,决定先按照省经委的指点去提交材料,同时给秦奋发一份电报,汇报目前的情况——找到了门路,但流程复杂,全国国际注册难度极大,省里也觉得很棘手。
电报发出后,王奎山没有立刻回凤栖县,他想在省城多跑跑,多打听打听,看看有没有别的途径能加快进程,或者了解更详细的全国和国际注册信息。他知道秦厂长要的是“尽快”,一丝一毫的时间都不能浪费。
就在王奎山在省城奔波时,红星厂厂办里,张巧玲和小杨也全身心投入到了“远风品牌视觉识别标准手册”的创作中。秦奋描绘的那个充满力量感、科技感和民族自强精神的品牌形象,像一团火一样点燃了他们内心的热情和创造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