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

第166章 质量隐患,生产线的疏漏

刘栓柱应声记下,握着笔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。秦厂长说得对,那些在外头看到假货的,回头再看厂里这热火朝天的景象,看这说干就干的扩建势头,心里的天平自然就定了。谁是真想干长远事业的,谁是来捞一把就跑的,一目了然。改造中的厂房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下显得有些凌厉,裸露的钢筋和砖墙像是尚未完成的骨骼,孕育着未来的力量。秦奋站在一堆建材前,看着忙碌的工人,心里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紧迫感。大会在即,外部的挑战固然棘手,但他更清楚,任何外在的辉煌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内部基础之上。尤其是质量,这是远风品牌的生命线。

然而,有时候,最担心的事偏偏会在最关键的时刻发生。

从老厂房回到办公区,秦奋他们稍作休整。刘栓柱正准备去车间再催一批加急件,李大柱则在技术科和张巧玲、王小虎讨论着如何更直观地展示hs材料的优异性能——李大柱甚至提议用液压机来压,看谁先变形。就在这时,一阵不寻常的争执声从注塑车间门口传了过来。

紧接着,只见孙师傅,那位平日里沉稳得像块老磨盘的机修车间老班长,手里握着一个颜色发灰、明显有缺陷的水泵外壳,气冲冲地走了过来。跟着他的是注塑车间的老主任王海,脸上带着无奈和些许慌乱。

“秦厂长!大柱子!你们看看这个!”孙师傅把手里那个外壳往地上一墩,那外壳本该坚固的注塑件在这一摔之下,竟然在某个薄弱处迸裂开一道细纹。

秦奋和李大柱、张巧玲、王小虎闻声走了出来。看到孙师傅手里那个成色差劲的外壳,以及他脸上的怒容,秦奋心里咯噔一下。

“孙师傅,这是怎么回事?”秦奋走过去拾起那个外壳,入手冰凉,触感发糙,颜色也不是远风那种明亮的湖蓝色,而是带着一种不正常的灰败。他在手中掂量了一下,重量似乎也比正常的轻一些。

“秦厂长,这、这是注塑车间刚刚下来的货!”孙师傅指了指外壳,声音有些发抖,那是气愤和担忧造成的,“我刚才去车间调试一台老注塑机,顺手拿了一个新打出来的泵壳子看了看……一看就愣住了!这、这不是咱们远风的东西啊!要不是亲眼看着从咱们注塑机里吐出来的,老孙我打死都不信!”

王海在后面搓着手解释:“秦厂长,是、是有一批货好像有点问题。颜色、颜色是有点不对,强度好像也差了点……我正想跟技术科的老师傅们反映呢……”

“有点问题?王主任,这叫有点问题吗?!”孙师傅转过头来,指着王海提高了嗓门,“咱们老厂长常说,质量就是工厂的命!你看看这个!颜色不对,摸着发涩,还有里头的这个水口处理!粗糙得跟狗啃的一样!这要是发到库里,再发给经销商,让老百姓买回去……!咱们远风的牌子还要不要了?秦厂长前两天还跟咱们说市场上那些假货多坏咱们牌子,结果咱们自己车间里就出了这样的东西!比外头那些冒牌货也强不到哪去!”

李大柱已经从秦奋手里拿过那个外壳,用指甲用力抠了一下外壳边缘,只见指甲盖陷进去一毫米,这在正常的hs材料件上是绝对不会发生的。“老王,你没送去强度测试吗?这种东西怎么能放行?”他的声音带着质问。

王海一脸苦相:“送了,送了。一开始做出来的样品还没这么夸张,颜色也只是稍微偏一点。后来越做越不对,工人也跟我反映了,说什么料子好像黏度不对劲,调参数也不好使……”

“料子?什么料子?”秦奋敏锐地抓住了关键。他走上前,仔细查看那个破裂的细纹,瞳孔微微一缩。这个断裂面的形态……不像是纯粹的注塑缺陷,更像是材料本身出了问题。

张巧玲也凑了过来,扶了扶眼镜,用手摸了摸断裂处,又闻了闻外壳散发出的气味。她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:“秦厂长,这个……好像不是纯正的hs-3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