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6章 质量隐患,生产线的疏漏(第2页)
这话一出,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。
hs-3材料是远风水泵的核心技术壁垒之一,是他们产品能够在市场上碾压对手、甚至对抗假货的根本原因。如果生产线上出来的产品不是用纯正的hs-3料,那意味着远风最大的优势将荡然无存!
“怎么可能?!”李大柱失声喊道,立刻拿起那个破壳子冲向旁边的技术科实验室,“我去拿仪器测!”
王海腿都软了,结结巴巴地说:“不可能啊!咱们仓库领来的就是标着hs-3的料啊!包装袋、标签都对得上……”
刘栓柱也急了:“老王,你确定你领的料子没问题?有没有点错货?或者供应商那边……”
“绝对不会点错货!”王海急得直冒汗,“仓库刘科长亲自监发的!每天的进出库都有记录!供应商那边……咱们大批量供货的一直就那几家,也都提前打过招呼保证年底这批货的品质了……”
秦奋没有说话,他的眉头皱得死紧。他脑海里迅速回溯着系统关于hs-3材料的知识,以及相关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原材料供应信息。hs-3的配方和生产过程都严格保密,原材料的种类虽然不复杂,但配比和处理工艺是关键。而且,他们目前的原材料供应商,都是经过严格评估和长期合作的。
他看向刘栓柱:“老刘,去把最近入库的hs-3料给我拿一批过来,特别是注塑车间用剩的,还有仓库里新到的,各拿一份。”
“好,我这就去!”刘栓柱一溜烟跑去仓库。
不到十分钟,刘栓柱抱着几袋不同批次的颗粒料回来了。李大柱也从实验室冲了出来,手里拿着一份测试报告,脸色铁青。
“秦厂长!测出来了!”李大柱嗓子发干,“这个泵壳子的材料,它确实不是纯正的hs-3!里头加了、加了一些别的成分!好像搀了回收料进去!还有一些低熔点的pp颗粒!导致材料强度和韧性大大下降!根本达不到hs-3的标准!”
哗!
这个结果就像一把尖刀,狠狠地插在了所有人的心窝上。外头的假货是仿的,是模仿远风的名头和外形。可现在,远风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,其核心材料竟然被人掺假了!这性质比冒牌货恶劣一百倍!因为这是从内部腐蚀,是自毁长城!
王海一听就晕过去了:“掺、掺料?在、在咱们厂里?!”孙师傅气得脸色铁青,指着王海恨铁不成钢:“老王!怎么管的车间!出了这么大的纰漏!”
张巧玲蹲下来,仔细看着刘栓柱??来的几袋颗粒料,抓了一把放在手心,碾了碾,又拿到鼻尖闻了闻。她的表情越来越凝重。
刘栓柱也懵了:“这、这不可能啊!仓库里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,每批料入库都要抽检的……”
秦奋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和争执。他走到那几袋颗粒料前,蹲下身,抓了一把,用手指捻动着。系统虽然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言说的存在,但它赋予秦奋的远超时代的材料知识和经验,让他对各种高分子材料有着惊人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。
他闭上眼睛,感受着颗粒的触感、形状,深吸一口气,闻着那独特的塑料气味。
第一代hs-3料的纯净度非常高,聚合过程控制严格,颗粒均匀,带着一种只有秦奋和少数技术人员能辨识的微妙气昧。而眼前这几袋……
“这几袋,都有问题。”秦奋缓缓开口,声音不大,却如同定海神针一般按下了现场的嘈杂。
“什么?!”众人再次震惊。
秦奋站起身,看着那几袋表面上贴着“hs-3”字样的颗粒料,眼神锐利:“这些都不是纯正的hs-3。有些批次里混入了回收料,有些批次……掺了另一种聚合物颗粒,虽然看不明显,但用鼻子闻,用手捻,能感觉到差异。甚至还有一些批次,颗粒大小和形状也不太对。”
他看向王海和刘栓柱:“掺料不是发生在车间注塑环节后,而是发生在料子入库前,或者说,有人在仓库环节甚至更早之前,就已经动了手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