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8章 内部彻查,问题严重!
秦奋挂断王海的电话,额头已渗出细密的冷汗。他站在窗边,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下矗立的钢筋框架,心头紧绷。那冰冷的金属骨架仿佛此刻远风面临的困境,脆弱而暴露在外。他需要立刻拿出更全面的应对方案。一个经销商的电话只是开始,连锁反应只会比他想象中来得更快。
秦奋深吸一口气,迈开沉重的脚步,走向厂长办公室。推开门,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刚才那股紧张焦灼的气息,但只剩他一人。
坐在办公桌前,秦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他首先拿起内部电话,快速拨打了一串号码。
“老王,”秦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,“财务这边,除了账目核对,你带着人立刻调取所有与hs-3材料相关的采购、入库、出库单据复印件,以及所有涉及注塑车间生产的成品、半成品入库、出库记录。从最早一次hs-3材料入库开始,一直到昨天!每一份单据,都要标明日期、经手人、数量。快!”
“是,秦厂长,我马上安排!”财务科的老王声音带着一丝颤抖,显然办公区刚才的动荡已经传到了财务科。
放下电话,秦奋又迅速拨通了另一组号码,是保卫科的值班室。
“喂,我是秦奋。立刻通知所有保卫科人员,进入一级戒备状态!没有我的手令,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车间、仓库、技术科、财务科等重点区域!非工厂职工不得进入厂区。尤其要严格看管好仓库,所有人员进出必须登记,严禁不明人员靠近原材料库房!”
“是,秦厂长,立刻执行!”保卫科那边应声,听筒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秦奋知道这只是亡羊补牢,但眼下必须尽可能封锁信息源和物理区域,防止有人狗急跳墙,销毁证据。
他的脑海里飞速回放着关于hs-3材料从研发到投入生产的每一个细节。hs-3,这款被他寄予厚望,视为远风安身立命之本的高性能工程塑料,其配方、工艺、性能,都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和李大柱、张巧玲团队的严谨推演。特别是它卓越的强度、韧性和耐候性,是远风水泵能远超同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。
当初为了保证hs-3材料的质量和可控性,秦奋甚至不惜斥巨资自主改造设备,从双螺杆挤出机到精密的注塑模具,每一个环节都力求极致。原材料的采购,从最初小心翼翼的从日岛公司进口改性pp、玻璃纤维等辅料,到后来逐步实现部分国产化替代,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。
掺假料是怎么混进去的?而且还是大批量的hs-3材料!
如果是供应商,冒充hs-3将劣质料送来,这需要极高的协调和隐蔽性,而且一旦被揭穿,供应商的信誉会彻底扫地,得不偿失。除非这是一次性的,不打算再和远风甚至国内其他企业合作。
如果是内部人员,谁有这个权限和机会?刘栓柱负责仓库,他对秦奋忠心耿耿,不可能!但他手底下的人呢?仓库的值班人员、搬运工?或者采购环节的经手人?将劣质料伪装成hs-3送进仓库,需要打通采购和入库两个环节。
秦奋皱紧眉头。难道真是内外勾结?
早前的马志军事件证明,工厂内部确实存在蛀虫,而且能够接触到财务和部分技术信息。但马志军的权限似乎不足以直接操作影响大宗原材料。他主要是在财务上做手脚,以及泄露信息。但如果他背后还有更深层的人物呢?或者他只是一个更大网络的外围?
又或者,这不仅仅是掺假,是蓄谋已久的破坏?
他忽然起身,走到办公室角落堆放的,从注塑车间送来的报废品样品堆。里面有颜色异常的扇叶、电风扇底座,以及一些形状扭曲的材料试块。这些都是工厂高速发展过程中,技术团队不断调试工艺、测试性能留下的。但现在,他看到那些泛灰、粗糙、边缘似乎更容易崩裂的泵壳半成品时,心里的警钟敲得更响。
孙师傅电话里说的问题不是突然爆发的,“一开始做出来的样品还没这么夸张,颜色也只是稍微偏一点。后来越做越不对……”
这个‘过程’非常关键!这意味着掺假不是一次性完成的,而是逐步加量,或者掺假料是分批次、不同劣质程度混入生产流程的。
如果掺假是分批次的,那么最早出现问题的批次、掺假比例低的批次、到后来掺假严重导致产品崩溃的批次,将会形成一条清晰的证据链!
批次号!秦奋想起王海在电话里说的,“很多、很多成品颜色都不对……李工程师说、说材料掺得厉害……”。李大柱到车间指挥,肯定会意识到批次号的重要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