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

第175章 质量就是生命线,远风的承诺!(第3页)

召回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远风厂用实际行动回应着外界的观望和质疑。大量的现金流出让工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但随之而来的,是各地消费者和经销商态度冰点的融化。

最初带着怀疑甚至怒气前来的顾客,在看到召回点的规范、流程的便捷、工作人员的诚恳态度以及更换到的全新、外观和性能都明显优于旧品的机器时,惊讶很快变成了满意,甚至感动。

“哎呀,原以为是来扯皮的,结果厂里真给退钱,还换了新机器!这新机器用了几天,劲儿足又不烫,比上次那台可好多了!”一位前来更换水泵的老乡惊讶地对记者说。

“刚开始听说远风出质量问题,还砸了厂,心里咯噔一下,想着这厂子怕是要完了。但你看,人家说召回就召回,说话算数!这说明人家是真想把产品做好。以后啊,我宁可多花点钱,也买远风的,人家讲诚信!”一位经销商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。

媒体的报道焦点开始从最初的“哗然”向“远风的行动力”转移。标题从“三百万砸出什么?”变成了“远风厂履行承诺,召回赔偿进行时”,“看远风,论诚信——一家国营企业的生死抉择”。

那些曾经幸灾乐祸的竞争对手开始笑不出来了。远风虽然损失了三百万甚至更多,但它用这笔钱买到了无价的东西——在商品市场初期最为稀缺的信任和口碑。远风的品牌形象,非但没有因此搞臭,反而因为这种壮士断腕的决绝和言出必行的担当,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一道独特的、闪闪发光的招牌。

人们开始用脚投票。虽然面临资金链紧张和内部整顿,远风的新生产线依然全速运转,生产出的合格产品开始在市场上流通。越来越多的人在购买时,会主动询问是否有“远风”牌的产品。

“这远风的东西,现在是真敢买了!人家自己砸劣质品,说明是真要脸!”

这份用三百万砸出来的“要脸”,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,转化为新的市场需求和无形的品牌资产。

但秦奋心里清楚,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。召回还在进行,内部的“肿瘤”还没有完全挖干净,新的质量体系能否真正落地生根,工厂能否承受住巨大的财务压力并重新焕发活力,这都是接下来必须直面并解决的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