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

第179章 消费者用脚投票,远风再创辉煌(第2页)

但他的脑海里,拥有的是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可能性。系统里关于企业管理的模块,不仅仅提供了方法,还提供了全球人才库的部分信息,只是找到并联络上这些人需要现实的手段和机缘。

“厂里现有的骨干都是好样的,他们是这个体系不同环节未来的中坚力量,是体系建立后的执行者和维护者。”秦奋肯定了大家的价值,也回应了王奎山的困境,“但要搭框架、定方向,这个人需要更全面、更专业的知识背景和更大的格局。”

他不再绕弯子,明确了思路:“我们需要从外面找人。找一个既懂技术,又懂管理,最好还对质量管理模式有所了解,并且有足够闯劲和原则的人。”

“外面找?”王奎山瞪大了眼睛,“这种人,城里的大厂都抢着要吧,咱们……咱们这样的小厂子,能吸引到吗?”

“所以要放出点不一样的条件,给出足够的诚意和平台。”秦奋说,“钱不是问题,职称、级别也不是问题。关键是要让他看到,在远风这个地方,不是循规蹈矩,而是有机会真正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,是用最先进的理念,打造一个完全不一样的,世界一流的工厂!”

他重新站起身,走到窗边,看向远处朦胧的工厂轮廓。“这次的质量危机,让咱们厂摔了个大跟头。疼,但摔醒了。”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沉重的力量,“以前咱们是摸着石头过河,靠技术先进产品过硬闯市场,但管理是短板。这次腐败团伙的事也好,产品质量波动的事也好,归根结底是管理的漏洞,是没有一套严密有效的体系在罩着。”

“现在,我们就是要补上这块短板,而且要直接对标国际上最先进的管理模式。”秦奋转身,眼神灼灼看向王奎山,“你想想,当咱们远风的产品不仅性能遥遥领先,而且质量稳定如一,每一台都是精品,每一位顾客都放心满意,口碑相传……那时候的市场会是什么样?”

他用了一个比喻:“顾客,他们是会用脚投票的。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,选择更可靠、更让人放心的产品。他们对品牌的信任,才是咱们远风最宝贵的财富。”

“咱们砸掉那三百台产品,是为了重建这种信任。而建设这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,就是要让这种信任,不再建立在秦奋这个厂长个人的承诺上,不再建立在某几个老师傅的经验上,而是建立在远风这个庞大的,精密运转的机器本身!”

秦奋的声音逐渐激昂:“机器永远不会疲倦,不会敷衍,不会被感情和私利左右。体系就是这台伟大机器的‘操作系统’和‘基因’。它能确保远风生产出来的每一粒hs材料、每一个水泵零件、每一台农机,都是按照最严格的标准制造出来的,是可以追溯源头、明确责任的!”

“到时候,远风的产品,就代表着极致的可靠和安心。消费者会用最直接的行动——购买和口碑——来支持我们。销量会告诉所有人,什么才是真正的‘辉煌’!”

王奎山听得血脉偾张。他看着秦奋,似乎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。那不是靠政策倾斜,不是靠拼命加班,不是靠简单的低价竞争,而是靠一种内在的、强大的、科学的力量在推动工厂前进。

他想象着秦奋描绘的场景:远风的产品摆在全国各地的柜台上,乃至未来的国际市场上,被顾客毫不犹豫地选择,因为他们认准了“远风”那个牌子,认准了牌子背后代表的稳定、耐用、好用!

“秦厂长,我、我明白了!”王奎山激动得脸颊泛红,“您说的太对了!以前咱们就是靠拼命,靠厂子人实在。可这就像打仗,靠个人的勇猛冲锋,打不长久,也打不了硬仗!您说的体系,就像是咱们的后勤、是咱们的指挥部、是咱们的纪律!有了这个,咱们远风才能真正在市场里,在将来的国际市场里,杀出一条血路!”

他深吸一口气,眼中的光芒更加坚定:“您放心!我王奎山别的没本事,可眼睛是雪亮的!我也豁出去了这张老脸,就算跑断腿,挖地三尺,也一定帮您把这个人给找出来!”

秦奋看着老副厂长此刻焕发出来的斗志,心中微暖。他一直知道王奎山是靠谱的,这种时候,需要的就是这种绝对的信任和执行力。

“好!”秦奋走向办公桌,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,递给王奎山,“这个人选,咱们接下来要仔细研究。从厂内有没有潜力股可以培养,到如何去外面物色,都要尽快拿出方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