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2章 饥饿营销,引爆市场(第3页)
孙国华则提供了内胆制造工艺的一些“故事点”。“这个内胆啊,烧结过程的温度曲线控制,那比炼钢都复杂!咱们的工程师,就为了找出那个最佳的曲线,几百次实验,废了多少材料!用孙总监的话说,这不光是技术,这是用命在磨!就像祖传的老匠人,只不过咱们这匠人,手里拿的是最先进的设备。”张巧玲适当地夸大了一下,但核心都是事实。
王小虎则讲述了控制系统和算法的“智能”之处。“咱们这个电饭煲,里面有个‘大脑’。你把米放进去,它能自动判断是五常米还是泰国香米,米有多少,水有多少,然后自动匹配最合适的烹饪曲线。能煮出适合老人吃的软糯饭,也能煮出年轻人喜欢的有嚼劲的饭。甚至,它可以根据你的口味偏好,记住你上次觉得有点硬还是有点软,稍微调整下一次的程序……它真是台‘会思考’的电饭煲!”“私人定制米饭”和“千米千味”的概念,通过王小虎的讲解,变得非常生动。
这些“揭秘”式的内容,通过软文的形式在媒体上逐步扩散。稿件里不会直接喊“买我们的产品”,而是聚焦在“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尖端技术”、“为了煮出一碗好米饭,工程师们付出的努力”、“传统米饭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”等角度。
这种循序渐进的,既神秘又逐渐有料的宣传,有效地吊足了市场胃口。各种猜测和讨论越来越热烈。“远风制造不是做电风扇的吗?怎么搞这么个神神叨叨的电饭煲?”“听着说的挺邪乎,什么电磁ih,七层锅……真的能煮出柴火灶的味儿?”“不会是吹牛吧?如果是真的,国际大牌松下什么的岂不是要被比下去了?”
期待值,就像锅里的米汤一样,开始咕嘟咕嘟地冒泡,沸腾。
与此同时,杨主任和张巧玲已经开始洽谈重头戏——央视和省级卫视的广告时段。价格确实如杨主任所说,是天文数字,但秦奋咬牙拍板:“花!流量是钱买不来的关注度!咱们要让全国人民知道,新的‘中国智造’,来了!”
他们也开始着手在上海、Bj、广州等一线城市寻找最佳的店面位置,规划旗舰体验店的装修和功能。设计图纸上,这些店面充满了现代感和科技感,有独立的煮饭区域,有品尝区,甚至还有展示ih加热原理和内胆结构的科普角。
李大柱和赵援朝他们,在完成技术攻关的同时,也得抽出时间,配合市场部的拍摄需求,展示一些设备和工艺流程,并学习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未来的消费者介绍技术。孙国华则负责保证提供最完美的内胆样品和展示品。
整个远风上下,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气氛。箭在弦上,万事俱备。
秦奋站在落地窗前,俯瞰着热火朝天的厂区。这段时间的运作,就像一个巨大的机器协同工作,从最基础的材料,到最复杂的技术,再到最贴近人心的市场宣传,每一个齿轮都精准咬合。
他知道,这种独特的饥饿营销方式,在前世是被互联网时代的大厂玩儿烂了的概念。但在目前来说,利用报纸、电台、电视这些传统媒体,以一种创越时代的方式进行预热,其引爆市场的效果,恐怕会比未来更加惊人。
他耳边仿佛已经能听到产品正式发布那天,新闻发布会上的闪光灯,电视广告响起时全国人民的惊呼,以及消费者涌入商店,指着远风电饭煲激动询问的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