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2章 饥饿营销,引爆市场(第2页)
——“告别糊底,迎接晶莹——敬请期待。”
这些广告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。一开始,确实如杨主任所担心的,不少人觉得莫名其妙。“这是啥啊?神经病吧?买了个报纸广告就写几句话?”、“电台里天天那个声儿,听着怪怪的。”
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以及广告在不同媒体、不同城市反复出现,好奇的人越来越多。
在工厂里,午休时间,工人们也在食堂里议论纷纷。
“听说了没?咱们厂好像在搞个新产品,打广告呢!”
“广告?电风扇广告不是挺好吗?这次怎么神神秘秘的?”
“就是啊!我的报纸上看到个,说什么‘米饭本该如此超越…?’,啥意思啊?超越谁啊?”
“还有电台里那个煮饭声,听着肚子都饿了!”
“有没有可能是电饭煲?上次听秦董提过一嘴。”
“电饭煲?那玩意有什么稀奇的,咱们村里现在都有几个了。还能怎么超越?”这种从一线工人到普通市民的讨论,正是秦奋想要的。“谜题”已经成功地被抛了出去,“悬念”开始滋生。
一些敏锐的媒体记者也闻风而动,开始关注这些“奇怪的广告”。他们试图去探究,这背后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?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新产品?有小道消息指向了新兴的远风制造有限公司,但因为此前远风主要以电风扇闻名,这种跨度让很多人将信将疑。大家习惯了上海的华生,广东的三角牌做电饭煲,一个做电风扇的温州企业,能做出什么花样?
“第二阶段,启动!”
在“饥饿感”酝酿得差不多,市场上的议论达到一定热度时,秦奋果断地切换到了第二阶段。这一阶段,广告的内容增加了,开始揭示一些技术概念,但依然是点到为止。
报纸上的广告面积变大了一些,出现了模糊的产品局部特写图片:可能是内胆的弧线,可能是控制面板的一角,或者是米饭在锅内翻滚产生蒸汽的模糊动态瞬间。
——“不是蒸汽,是电磁!革新技术,米饭新境界!”
——“七层聚能内胆,一口好饭熬出来!”
——“精准温控算法:每一粒米饭,都得到呵护。”
——“远风制造——让米饭更有生命!”
这一次,“远风制造”的字样悄然出现了,通常放在广告页面的右下角,不抢眼,但细心人已经能发现。
电台广告也变得稍微长一点,加入了背景音乐和更富有感情的解说。比如,用舒缓的音乐营造出家庭的温馨感,然后一个磁性的男声说:
“加班到深夜,回到家,只为那一口…远风电饭煲,让等待,充满期待。”
“告别煮饭烦恼,享受美食时光。远风制造,米饭新境界。”
电视广告也开始在一些地方卫视试水,时长短暂,画面冲击力强。可能是一个慢镜头特写,焦距慢慢对准一粒晶莹剔透、饱满得似乎要微微爆开的米饭;配上富有质感的音效和解说词,强调“ih电磁加热,穿透均匀”、“多层复合内胆,储能聚能”。画面中会有工厂里精密仪器的快速扫描,技术人员专注的眼神,最终定格在那个模糊的电饭煲轮廓和右下角不大的“远风制造”logo上。
这时候,杨主任和张巧玲的工作重点转向了媒体合作。他们联系了一些著名的美食专栏作家、生活方式类杂志编辑。
“我的天,你们说的ih加热原理,这跟柴火灶的原理差不多啊!那种强劲又均匀的火力!”一位老字号饭馆的厨师,在听完赵援朝用大白话讲解ih原理后,眼睛放光。
“是啊,赵工程师说,这锅底,模拟的就是柴火灶的受热弧度,而且是多层材料复合,既能快速聚热,又能保证均匀,还不粘锅,清洗也方便……听着确实挺神的。”生活杂志的编辑边记笔记边感叹,张巧玲则在一旁补充关于涂层健康无害、耐磨损的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