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

第204章 远风精神,技术员的誓言!(第3页)

“我们,愿为此奋斗终身!”

剩下的三名大学生,也齐声高喊,他们的脸上,矜持与傲气早已被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所取代!

这突如其来的一幕,让李大柱、王小虎这些老员工们眼眶都有些发红。他们或许说不出这么有文采的话,但他们能感受到那种发自肺腑的、纯粹的激情!那是对技术的信仰,是对事业的忠诚!

秦奋静静地看着他们,心中也是波澜壮阔。

他没有想到,自己描绘的蓝图,点燃的不仅仅是理想,更是一种近乎信仰般的力量。

他缓缓上前,环视着每一个人,声音庄重而肃穆:

“好!这,就是我们远风的精神!”

“我们远风,不问出身,不看履历,只看你的才华与梦想!”

“我们远风的精神,就是敢于向世界最强者亮剑的勇气!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决心!就是实业报国,用我们的双手,铸造国之重器的担当!”

“你们今天的誓言,我记下了。远风的功勋柱上,也必将刻下你们的名字!”

“我宣布,‘高性能伺服电机攻关项目组’与‘集团信息系统架构项目组’,今日正式成立!启动资金,各一千万元!人员配置,上不封顶!一切资源,优先供给!”

“轰!”

一千万元!

这个数字,像两枚重磅炸弹,狠狠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!在这个年代,对于一个项目,这是何等恐怖的投入!这足以说明,秦董不是在开玩笑,他是要倾尽集团之力,去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!

没有人再怀疑,没有人再犹豫。

所有技术人员的眼中,都燃烧着熊熊的火焰。

当天下午,整个技术研发中心就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。

“战略投资与海外事业部”的负责人杨明,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张巧玲,这位精通外语的技术骨干,被他“借”调到了德国考察团的筹备组。杨明甚至拉着王副总,连夜制定出了一个包含技术、商务、法律专家的二十人考察团初步名单,并开始着手办理护照等一系列繁琐的出国手续。他们的第一份收购可行性报告,必须在年底前摆在秦奋的办公桌上,时间紧迫,刻不容缓!

而另一边,“信息管理与系统工程部”更是已经开始了行动。刚刚上任的负责人赵援朝,拉着林岚和另一位新同事,一头扎进了机房。

他们的第一项工作,并非是编写什么高深的程序,而是拿着纸笔,在李大柱、刘总监等各个部门负责人的协助下,开始梳理远风集团从一颗螺丝钉采购入库,到一台电饭煲打包出厂的全部流程。

“物料编码,必须统一!我们要建立远风自己的物料字典!”

“供应商信息,必须结构化!地址、联系人、供货周期、历史价格波动……全要录入!”

“生产工序,必须标准化!每一道工序的耗时、良品率、设备参数,都要有据可查!”

林岚几乎是以一种亢奋的状态,在白板上疯狂地书写着。她的大脑在高速运转,一个庞大而精密的数据库蓝图,正在她的笔下,从一个个模糊的概念,逐渐变得清晰、具体。

她知道,这是一项枯燥到极致,却又重要到无以复加的基础工作。没有这块基石,任何“全球工业大脑”都只是空中楼阁。

看着这一切,秦奋满意地点了点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