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

第231章 库存电扇的老大难问题(第2页)

陆家明的话音刚落,财政局的李局长就笑呵呵地开口了,但那笑容里却带着一丝锐利。

“家明同志很有热情,看问题也很敏锐嘛。”他慢悠悠地端起茶杯,“不过,我这个人是搞财政的,习惯了先把丑话说在前面。这笔账,恐怕没那么简单吧?”

他放下茶杯,看向众人:“我就提一个最核心的问题,估值。他们远风集团说自己的产品值多少钱,就值多少钱?一台电风扇,他们在商场里卖一百块,可它的出厂成本是多少?五十?还是三十?我们拿的是真金白银、一分一厘都做不得假的国有土地,去换他们那一堆我们连成本都摸不清的家电产品。这要是换了,性质是什么?这叫国有资产流失!这个责任,谁来背?我可背不起。”

李局长的话音未落,规划局的张局长便推了推眼镜,冷冷地补充道:“我不管估值,我只管规划。我们浦东新区的土地利用,是有着严格的、科学的、长远的规划的。今天可以用电风扇来换地,明天是不是谁家生产的水泥、钢筋,也能来换地?那我们的土地出让制度还要不要了?我们的城市规划岂不成了可以随意交易的菜市场?这个口子一旦打开,后患无穷!这是原则问题,没得商量!”

土地局那位沉默的王局长,此刻也终于开了口,声音低沉而有力:“我同意张局长和李局长的意见。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,尤其是在浦东。土地出让,就应该走公开、透明的招拍挂流程,让市场来定价,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。这种‘以物易物’的模式,闻所未闻,简直是胡闹!传出去,人家会怎么看我们浦东开发办?说我们拿国家的宝贝去换人情、搞利益输送吗?”

三位局长,三连击!

每一击都精准地打在方案的要害上,言辞犀利,态度坚决。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变得凝重起来,仿佛降到了冰点。

陆家明感觉自己的额头瞬间就见了汗。他预想到了反对,却没想到反对的声浪会如此之大,如此之决绝,几乎是不留任何余地。

黄启元面无表情,只是静静地看着陆家明,似乎在等着他如何应对这个局面。

陆家明死死地攥着拳头,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。他知道,如果自己此刻被问住,那这件事就真的“到此为止”了。

他猛地抬起头,迎着三位局长审视的目光,用一种近乎吼出来的声音说道:“三位领导的担忧,非常有道理!这些问题,也正是我昨天晚上想了一整夜的问题!但是,我们不能因为存在风险,就否定一个能解决我们燃眉之急的巨大机遇!”

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,但思路却前所未有的清晰。

“首先,关于李局长您最担心的估值问题!我的建议是,我们决不能听凭远风集团的一面之词!我们必须成立一个由财政、物价、工商、审计等部门共同组成的、具有绝对权威的‘专项资产评估小组’!”

“评估的标准是什么?不是他们的出厂价,也不是所谓的内部成本价,而是在市场上公开流通的、国家物价部门核准的、老百姓认可以的——全国统一零售价!这个价格是公开透明的,是写在价签上,谁也做不了假的。至于成本和利润,那是远风集团自己的事情,我们不关心。我们只关心,我们提供给动迁户的补偿,在市场上值多少钱!这批家电,对于获得它的老百姓而言,它的价值就是零售价!对于我们政府而言,我们安抚民心、推动工作的‘政治价值’,更是无法用成本来衡量的!”

“至于您担心的他们用积压库存来糊弄我们,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!我们可以在合同里明确规定,所有用于置换的家电,必须是指定型号的、当年生产的、符合国家最高质量标准的新品!由我们的评估小组和技术监督部门联合开箱验货,一台台地验!但凡有一台不符合要求,整批退回,合作立即终止!我不相信,远风集团会为了耍这点小聪明,而放弃整个浦东的市场和未来!”

陆家明一口气说完,语速极快,掷地有声。

财政局的李局长微微一愣,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许多,陷入了思索。

陆家明没有停顿,立刻转向规划局的张局长。

“张局长,我完全理解您对规划严肃性的坚持。但是,我们必须分清‘常规’和‘特例’。远风的方案,不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土地出让常规模式,而是针对我们当前‘动迁补偿资金严重不足’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‘特殊解决方案’!我们可以将其定性为‘支持浦东开发建设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下的创新性试点’,仅此一例,下不为例!我们在所有的官方文件和批复里,都要把这个性质说清楚,把适用范围、适用条件、适用时间都框得死死的!我们不是在破坏规则,我们是在现有规则框架下,为了解决重大难题,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!改革,不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吗?如果什么都等有现成规则了再去做,那还要我们这些开拓者干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