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6章 目标:中关村电子一条街!(第3页)
魏东亭站在旁边,默不作声地看了十几分钟。
只见王海涛左手拿着万用表,右手持着电烙铁,动作快如闪电。他甚至没有原理图,完全是靠着对电路走向的肌肉记忆和惊人的直觉,在密密麻麻的电路板上飞速地排查。
“南桥芯片虚焊了。75块。”片刻之后,王海涛抬起头,言简意赅地报了价。顾客二话不说,立刻掏钱。
魏东亭的眼神亮了。这小子,是个天生的硬件工程师!他的操作,不拘泥于科班的条条框框,却充满了野生的智慧和惊人的效率。
等顾客都散去,魏东亭才走上前,将一块自己带来的,故意弄坏了的,当时非常罕见的voodoo显卡板放到了桌上。
“老板,这块板,报个价。”
王海涛瞥了一眼,眉头一挑:“3dfx的voodoo?好东西啊。什么毛病?”
“不亮了。”
王海涛接过板子,没有急着动万用表,而是放在鼻子下闻了闻,又用手指轻轻地在几颗电容上敲了敲,最后目光锁定在一颗电源管理芯片上。
“时钟发生器旁边这颗钽电容漏电,导致电源管理iC的保护电路启动了。换个电容,再把iC的引脚重新加固一下就行。手工费一百二,板子是你自己的,零件算我的。”
魏东亭心中巨震!
他弄的这个故障,非常隐蔽,就算是计算所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,没有图纸也得查半天。而这个年轻人,前后不过一分钟,就精准地找到了问题所在!
这已经不是技术了,这是艺术!
“小兄弟,”魏东亭没有谈价钱,而是沉声问道,“修一辈子板子,你甘心吗?”
王海涛正准备动烙铁的手,顿住了。他抬起头,第一次正眼打量眼前这个穿着朴素但眼神锐利的中年人。
“不甘心,又能怎么样?我没文凭,大公司不要我。”王海涛的声音里,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沧桑和自嘲。
“现在,有家公司要你。”魏东亭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,上面是他手写的地址,“远风微电子。我们不看文凭,只看本事。”
他指了指那块voodoo显卡:“这块板子,你不用修了。这玩意儿,我们想自己做出来。我缺一个硬件调试和逆向工程的负责人。月薪一千五,年底有分红。你来不来?”
王海涛彻底愣住了。他看着魏东亭那双真诚而充满力量的眼睛,又看了看自己摊位上那一堆永远修不完的破烂。
自己做显卡?
这四个字,像一道闪电,劈开了他混沌迷茫的未来。
他猛地一咬牙,将手中的电烙铁往桌上一扔。
“干了!什么时候上班?”
“现在!”
就这样,一个星期的时间,秦奋的三条战线,都取得了初步的战果。
当周末的傍晚,众人再次聚集到那间空旷的办公室时,气氛已然不同。
魏东亭带来了两个对他无比信服的老部下张伟和刘建军,以及一脸兴奋又有些不知所措的王海涛。
楚云飞的身后,则跟着那个眼神里充满智慧光芒、沉默寡言的数学系天才,李思明。
办公室里,已经摆上了几张崭新的绘图桌和白板,角落里堆着魏东亭这几天淘来的各种芯片和二手示波器。虽然依旧简陋,但已经有了一个实验室的雏形。
秦奋站在那块写满了“凤凰一号”规划的白板前,看着自己凑齐的第一批核心团队,心中豪情万丈。
硬件团队,有魏东亭这样的宗师坐镇,有张伟、刘建军这样经验丰富的中坚力量,更有王海涛这种不拘一格的“野战奇兵”。
软件团队,有楚云飞这样的鬼才领衔,有李思明这样的顶级“春苗”作为火种。
海外,有高远在突破封锁,筹集粮草。
一个堪称梦幻的创业班底,已经搭建完成。
“各位,”秦奋的声音打破了寂静,“从明天开始,我们将进入‘凤凰一号’的正式研发阶段。老魏,你和张伟、刘建军负责核心逻辑电路设计。海涛,你的任务是把我们能搞到的所有8位mCu,全部拆解、分析,建立我们的第一个数据库。云飞,你和李思明,开始动手写vf-isAv1.0的模拟器和汇编器!”
他停顿了一下,目光如炬。
“我们的征途,现在,正式开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