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

第333章 下一个目标:高端五轴数控机床(第2页)

“而五轴联动,其核心并不是简单的五个轴的叠加,而是它的算法。”李工的表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,“比如‘旋转刀具中心点控制’(rtCp)算法,它能在刀具进行复杂角度偏摆时,始终保持切削点在预定轨迹上。这个算法,就是西门子和海德汉(heidehai)这些巨头们,几十年来,通过无数次实验和实际加工,积累下来的工艺诀窍(kow-how)。它写在代码里,但你看不到,也申请不了专利,你只能去一点点地反向摸索,试错。这背后,是庞大的数学模型和应用数据库。”

“钢铁之躯、运动之魂、指挥之脑。这三座大山,环环相扣,缺一不可。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。”

李工说完,放下了笔,会议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。

寂静持续了良久,秦奋开口打破了沉默。

“感谢李工,讲得很透彻。那么,基于这个现实,我想听听团队的初步结论。如果我们不计成本投入,完全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,从零开始,独立研发,拿下这三座大山,大概需要多久?成功率有多高?”

这个问题,像一把尖刀,刺向了在场所有技术专家的心脏。

李工和几位老工程师对视了一眼,经过一番低声的、快速的交流后,他重新抬起头,给出了一个无比沉重的答案。

“秦董,我们进行了初步的、非常乐观的评估。”

“机床铸件的工艺,从研究材料配方、改进浇筑工艺到建立时效处理体系,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摸到门槛。”

“伺服和传动系统的整合,我们有基础,也至少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,去开发和调试出能够满足五轴精度要求的系统样机。”

“最难的是数控系统,核心算法的攻关,没有捷径可走。五年能拿出可用的原型,就已经算是奇迹了。”

“这三者还是并行推进的理想状态。实际上,它们是互相影响,需要不断磨合的。所以……”李工深吸一口气,一字一顿地说道:

“我们的一致结论是:如果完全从零开始,即使有充足的资金支持,要造出能够与德玛吉、马扎克(mazak)对标的高端五轴机床,至少需要十年时间。而且,这十年里,我们成功的概率……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。”

十年,百分之二十。

这个数字,让会议室的气压低到了冰点。周毅、刘燕等旁听的高管,脸色瞬间变得煞白。

他们终于具体地、数字地理解了,秦奋要挑战的,是一个怎样恐怖的领域。这已经不是风险高不高的问题了,这几乎是一条看不到希望的死路。

“十年……”秦奋靠在椅背上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,但眼神却变得愈发深邃。

……

当晚,夜深人静。

集团总部的顶层办公室里,只剩下秦奋一个人。

他没有开灯,巨大的落地窗外,是沪市永不熄灭的繁华灯火。

白天的会议,李工给出的结论,比他预想的还要悲观。十年,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企业来说,太久了。百分之二十的成功率,对于任何一个理性的决策者来说,都等同于零。

如果是上辈子的他,在商言商,他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这个计划。

但现在,他不同。

秦奋闭上眼睛,意识沉入脑海深处。那片熟悉的、只有他能看到的光幕,悄然浮现。

【宿主:秦奋】

【当前核心技术:‘天狼星’伺服电机系统(已完成标准化)】

【当前任务:无】

秦奋的意念,化作一行清晰的指令,在光幕上显现。

“启动新战略目标:自主研发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。”

光幕闪烁了一下,一行冰冷的、由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浮现出来:

【目标评估中……】

【技术路径:完全自主研发。】

【核心障碍:1.精密铸造及热处理工艺;2.高精度传动系统集成;3.五轴联动数控核心算法。】

【结论:该路径所需时间预估为10-15年,所需资金为天文数字,综合成功率低于18%。风险等级:极高。建议宿主放弃此路径。】

系统的判断,与李工团队的结论,惊人地一致,甚至更为悲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