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

第336章 猎物一,德意志的“骨骼”(第2页)

施耐德先生在办公室里接待了陆鸣,他一边喝着咖啡,一边摊开手,无奈地说道:

“陆先生,情况就是这样。我们也很头疼。这家工厂每个月都在亏损,政府的补贴也快要到期了。工人们……他们都是很好的人,但他们的技术和思想,已经跟不上时代了。没有人愿意接手这样一个沉重的包袱。”

“之前的买家,都没有考虑过这些工人的价值吗?”陆鸣试探性地问道。

“价值?”施耐德像是听到了一个笑话,“陆先生,现在是自动化时代,我们需要的是能操作数控机床的年轻技术员,不是这些只会用锤子和铲子的老家伙。他们最大的价值,就是遣散他们的时候,不会闹出太大的乱子。”

陆鸣的团队成员听着翻译,脸上也露出了然的神色。确实,从现代工业管理的角度看,施耐德的话没有任何问题。

这些老工人,连同他们守旧的工艺,都是需要被淘汰的“落后产能”。

没有人意识到,他们正在轻视的,恰恰是这座工厂真正的瑰宝。

当天深夜,耶拿当地酒店的房间里。

陆鸣通过加密的卫星通讯设备,将白天拍摄的所有资料、视频,以及团队的初步评估报告,实时传送回万里之外的沪市。

……

沪市,红星集团总部。

秦奋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。

巨大的屏幕上,正播放着陆鸣团队传回来的高清视频。画面中,正是那个破败的铸造车间,以及那几位正在埋头工作的老工人。

刘燕和几位从红星研究院抽调来的技术专家也在场,他们正对着传回来的设备清单和图纸进行分析。

“秦董,从资料上看,这家工厂的硬件确实没什么价值。”研究院的首席工程师王浩率先开口,“工艺流程也相当传统,效率很低。”

秦奋没有说话,他的目光锁定在屏幕上,准确地说,是锁定在自己眼前的虚拟系统面板上。

只有他能看到的淡蓝色光幕,正随着视频的播放,不断地刷新着数据流。

【目标锁定:蔡司-容克铸造厂】

【正在进行深度价值扫描……】

【扫描完成。】

【检测到核心隐藏资产……】

【核心资产1:‘刮研’工艺传承。】

【资产描述:以首席技师‘君特·迈耶’为首的37人大师级工匠团队,平均工龄35.4年,完整掌握从粗刮、细刮到精刮的全套德式精密刮研技术。该技术可将机床导轨的平面度误差控制在u级别(微米级),是顶级精密机床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手工精加工环节,无法被任何自动化设备完全替代。】

【资产评级:史诗级(工业母机领域)】

【核心资产2:二次时效处理‘米汉纳’铸铁技术。】

【资产描述:该工厂掌握一套独家的铸铁配方及热处理工艺,浇筑成型后,需经过至少18个月的室外自然时效,再进行两次人工干预的退火时效处理。成品铸件内应力残留可降至近乎为零的理论极限,具备超高的尺寸稳定性和减震性能,是制造顶级精密机床床身、立柱等‘骨骼’部件的梦幻级材料。】

【资产评级:史诗级(工业母机领域)】

看着系统面板上清晰标注出的两项“史诗级”资产,秦奋的嘴角,不易察觉地微微上扬。

果然如此。

在其他人眼中一文不值的“老掉牙技术”和“傻大黑粗的铁疙瘩”,在系统的深度透视下,却是构成整个高端机床产业金字塔基座的“骨骼”和“灵魂”。

刮研,这门手艺在后世的华国已经近乎失传,顶级的刮研师傅比院士还稀有,千金难聘。拥有一支成建制的德系刮研大师团队,意味着什么,秦奋再清楚不过。

而那种经过超长时效处理的米汉纳铸铁,更是花钱都买不到的战略资源。后世多少国内机床厂,就是因为搞不定基础铸件的稳定性和精度,造出来的机床“新机嗷嗷叫,半年就拉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