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6章 打包全球业务:Red Star Electric
一周后。
沪市,红星集团总部大厦,顶层会议室。
赴美上市的决定,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,激起的涟漪在过去一周里传遍了集团的每一个角落。最初的震惊和热血沸腾过后,冷静下来的高管们很快就遇到了第一个,也是最根本的现实问题。
“秦董,我们……拿什么去上市?”
财务总监刘燕的脸上带着一丝散不去的忧虑。她的面前,堆着厚厚一沓集团各分公司的资产报表。
“我把集团所有的业务板块都梳理了一遍。红星集团现在的盘子太大了,也太复杂了。”
她拿起一份文件,指着上面的结构图解释道:“最早起家的家电业务,虽然现金流稳定,但技术含量不高,增长空间有限,华尔街的投资者不会喜欢这种传统制造业的故事。”
“地产业务,目前还处于早期投入阶段,在沪市和江城拿了几块地,项目都还在建设中,没有形成稳定的利润,而且业务模式和米国的房地产市场完全不同,很难做出准确的估值。”
“至于新成立的‘昆仑’项目,它正是我们这次融资的目标,本身就是个烧钱的无底洞,更不可能作为上市主体。”
会议室里,除了秦奋和刘燕,只有寥寥几位核心高管。气氛比上一次的全员大会要务实得多,也沉重得多。
去华尔街的宏伟目标已经确立,但大家发现,自己手上似乎没有一张能拿到那个顶级牌桌上去的“牌”。
将整个红星集团打包上市?
这个念头只在众人脑海里闪了一下,就被刘燕无情地否决了。
“集团整体上市,绝对不可能。我们内部的股权结构、关联交易、业务板块之间的资金拆借……按照国内的习惯来做是没问题,但如果用米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的尺子来量,每一个环节都是问题。光是理清这些账目,让它符合米国的会计准则,可能就需要好几年时间,等我们理清楚,‘昆仑’项目早就饿死了。”
一语中的。
问题兜兜转转,又回到了原点。
“看来,我们需要更专业的人来帮我们出谋划策。”秦奋一直静静地听着,此刻终于开口。他并没有因为眼前的困境而焦虑,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。
他看向刘燕:“我之前通过港城的渠道,联系了两家华尔街的投资银行,一家是高盛,一家是摩根士丹利。他们对我们的案子很感兴趣,我已经邀请了他们的项目团队过来,明天就到沪市。”
聘请国际顶级投行顾问!
这个举动让在场的人精神一振。如果说之前他们还感觉是在摸着石头过河,那现在,总算请来了专业的“向导”。
……
两天后。
红星集团的会议室里,迎来了两批特殊的客人。
他们西装革履,说着流利的英语,随身携带的文件夹里,是关于全球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分析。这些人,就是站在全球资本金字塔顶端的捕食者——华尔街的银行家。
经过一整天的初步沟通和评估,秦奋最终选择了高盛作为此次上市项目的主承销商。无他,对方派来的团队负责人,一个名叫戴维·舒尔曼的中年男人,对华国市场的理解和对红星集团业务的分析,明显更胜一筹。
第二次闭门会议,参与者只有秦奋、刘燕以及高盛的顾问团队。
“秦先生,刘女士,经过我们初步的分析,我们和你们的判断一致,将整个红星集团作为上市主体,在目前阶段是不现实的。”
戴维·舒尔曼开门见山,他的中文虽然有些生硬,但表达的意思却非常清晰。
“华尔街的投资者,喜欢简单、清晰、且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故事。他们需要能够一眼看懂你的商业模式,并且能够清晰地预见到你未来的利润增长曲线。”
他推了推金丝眼镜,继续说道:“你们的家电业务太传统,地产业务太复杂,而那个‘昆杜’……哦,‘昆仑’(ku)项目,它很宏大,但它更适合放在招股说明书的‘未来展望’里,作为一个吸引眼球的‘梦想’,而不是作为核心资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