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6章 打包全球业务:Red Star Electric(第2页)
秦奋和刘燕对视一眼,都点了点头。专业人士的判断,和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。
“那么,戴维先生,以你的专业眼光来看,红星集团有什么,是能让华尔街的投资者眼前一亮的?”秦奋问道。
戴维的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微笑,他似乎一直在等这个问题。
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材料,放到了会议桌的中央。
材料的封面上,赫然印着红星电机在欧洲打败通用电气(ge)的新闻剪报。
“这个。”戴维的手指,轻轻敲了敲那份新闻,“这才是我们手里最优质、最核心、也是故事性最强的王牌。”
他抬起头,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“秦先生,你们可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,你们的电机业务在全球市场意味着什么。”
“首先,技术领先。你们拥有自主研发的、比行业巨头ge更高效的电机技术,并且成功主导制定了新的国际行业标准。‘技术壁垒’和‘标准制定者’,这两个标签在华尔街价值千金。”
“其次,市场地位。你们在一个被西方巨头垄断的领域,凭借实力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,并且取得了标志性的胜利。这是一个典型的‘大卫战胜歌利亚’的故事,充满了戏剧性和想象空间。投资者最喜欢这样的逆袭神话。”
“最后,全球化。你们的业务已经遍布欧洲,拥有成熟的销售网络和品牌认知度。这证明了你们不是一家只能在华国本土发展的企业,而是一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。”
戴维总结道:“一个来自华国的挑战者,用更先进的技术,在全球市场上击败了米国的百年巨头,并且正在定义这个行业的未来。秦先生,请相信我,没有比这更‘性感’、更能挑动华尔街神经的故事了。”
一席话,让秦奋和刘燕都陷入了沉思。
他们知道电机业务很优秀,但从未从“资本故事”的角度去审视它。经戴维这么一点拨,他们才发现,这块资产的价值,远远超出了他们之前的认知。
“所以,你的建议是,将电机业务单独拆分出来,作为上市主体?”刘燕问道。
“完全正确。”戴维肯定地回答,“我们要做的,就是把这块最闪亮的宝石,从整个集团的矿石中剥离出来,精心打磨,然后呈现给全世界的投资者。”
方案的核心已经确定。
接下来的问题,是如何操作。直接将国内的电机分公司拿去上市?依然面临着国内法律和海外上市规则对接的难题。
戴维给出了华尔街最经典,也最高效的解决方案。
“我们需要搭建一个vie结构(可变利益实体)。简单来说,就是在海外设立一个控股公司,作为未来的上市主体。然后,通过一系列协议,将国内实体业务的收益和控制权,转移到这家海外公司。”
他看着秦奋,建议道:“我们推荐在开曼群岛注册这家控股公司。那里是全球知名的离岸金融中心,税收政策优惠,法律体系沿用英国法,被国际投资者广泛接受和认可。”
“至于公司的名字,”戴вn的目光再次落到那份新闻剪报上,“为了方便全球投资者理解和记忆,我建议用一个更国际化的名字。”
他沉吟片刻,说出了一个名字:“redstarelectric。红星电气。”
redstarelectric!
这个名字,既保留了“红星”的品牌基因,又清晰地点明了其核心业务,简洁而响亮。
秦奋当机立断:“好,就叫‘红星电气’(redstarelectric)。立刻着手在开曼群死岛注册公司,同时,法务和财务部门全力配合高盛团队,将集团在国内的电机业务、相关专利技术、以及我们在欧洲的销售网络和品牌授权,全部装入这家新公司。”
这个决定,意味着红星集团最赚钱的一块业务,将从法律意义上被“剥离”出去。但这同样意味着,它将成为一把锋利的尖刀,为整个集团,刺穿通往华尔街的壁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