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

第346章 打包全球业务:Red Star Electric(第3页)

同时,这种结构也巧妙地实现了风险隔离。无论未来“红星电气”在资本市场如何沉浮,都不会直接波及到国内的红星集团母体和其他业务的安全。

……

一个月后。

一支庞大的队伍,悄无声息地进驻了沪市的红星集团总部。

这支队伍由来自高盛的银行家、来自米国顶级律所世达(skadde)的律师、以及来自“六大”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的会计师组成。

他们的到来,标志着赴美上市的战役,正式进入了最艰苦卓绝的“阵地战”阶段——尽职调查与财务审计。

红星集团的财务部和法务部,瞬间变成了整个公司最繁忙的战场。

刘燕带着她的团队,几乎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。

“什么?三年前给江城福利院的一笔捐款,凭证找不到了?马上去市民政局查底档,必须找到!”

“这笔采购原材料的合同,为什么只有内部审批单,没有正式的法律文本?让当事人写情况说明,律师要审核!”

“不行!这笔账不能这么做!根据米国的公认会计原则(gAAp),研发投入在未形成确定资产前,必须全部费用化,不能计入资产!我们过去几年的利润报表,全部要重新审计,重新计算!”

会议室里,争吵声、电话声、打印机飞速运转的声音此起彼伏。

过去在国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、习以为常的财务处理方式和业务流程,在seC严苛的规则和那群“拿着放大镜看东西”的专业人士面前,被一一挑出毛病。

这不仅仅是工作量的暴增,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理念冲击和制度革命。

每一笔收入的确认,每一项成本的核算,每一份合同的细节,都必须做到有据可查、清晰透明、完全符合规定。

红星集团这台已经高速运转多年的机器,正在被外部力量强行拆开,清洗每一个零件,更换掉不合规的齿轮,然后按照一套全新的、更精密、更现代化的图纸,重新组装。

过程是痛苦的,甚至是屈辱的。许多老员工对此感到不解和抵触。

但秦奋的态度异常坚决。他在内部会议上对所有中高层下达了死命令:“这次审计和改造,不仅是为了上市,更是为了红星的未来。所有部门,无条件配合!谁拖后腿,谁就离开。我们要用全世界最严格的标准,给自己来一次脱胎换骨!”

夜深了。

刘燕拖着疲惫的身体,走进秦奋的办公室,将一份厚厚的清单放在他的桌上。

“秦董,这是普华永道今天刚刚列出的第一批问题清单,一共一百二十七项,涉及过去五年几乎所有的核心业务。他们说,这还只是开始。”

她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沙哑和疲惫,但眼神却异常明亮。

秦奋拿起清单,快速地翻阅着。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财务和法律上的瑕疵。

他没有丝毫的意外,反而点了点头:“很好。把问题都暴露出来,我们才能解决它。这个过程,比我们融到多少钱,意义更加深远。”

他看着刘燕,说道:“辛苦了。告诉团队,挺过这一关,我们就将拥有一个真正世界级的公司治理结构。”

刘燕点了点头,转身准备离开。

走到门口,她又回过头,有些不确定地问道:“秦董,我们真的……能把这一切都做好吗?这条路,比我想象的还要难一百倍。”

秦奋放下清单,走到窗边,看着楼下灯火璀璨的沪市夜景。

“难,才说明我们走在正确的上坡路上。”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,“告诉戴维他们,加快速度。我们的‘昆仑’,可等不了太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