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花爱吃大虾 作品

第300章 魏王的两个难题

“走,先去温室大棚里。”魏王可能是觉得在外面说有点冷了,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去看看里面的庄稼作物。

等进了温室大棚,魏王果然先到处走了走,看了看,然后才把刘长宁叫过一边:“刘长宁,你以刘为姓氏,可是东郑国刘希后裔?”

“村中族老倒是说起过,就是不知道真假。”刘长宁有原主的记忆,知道东郑国,是前前朝的事了,早就是几百年前了,当时刘姓确实建立过一个短暂的王朝,可惜几十年就分崩离析被人取代了。

这都是村中的族老说的,到底是往自己脸上贴金,还是真的是东郑国的皇族后裔,刘长宁无法确定,反正好像是个人都喜欢给自己找一个显赫的祖宗。

就如另一个世界的唐朝李氏,把人家老子李耳给拉来当祖宗。

“呵呵,如此说来,几百年前,你也算是皇族子弟了。”魏王呵呵一笑,也不知道是说笑还是讥讽。

“大王说笑了,什么皇族子弟,我就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农家子弟。”刘长宁马上说道,在大绥说自己是前朝皇族子弟,那是嫌死得不够快吗?

魏王呵呵一笑:“你怕什么,我大绥又不以言入罪,不过确实有些唏嘘,祖上是皇族,几代之后却变成了平民,时移世易,刘长宁,你不遗憾么?”

“大王还是不要与小臣说笑了,小臣怕承受不起。”刘长宁苦笑了笑道,你一个大宗正亲王,当然想说什么就是什么了,我位卑职小,可不敢乱说话。

“你是承受不起,有些人倒是承受得起。”说到这里,魏王目光猛地一冷。

刘长宁心中一跳,好端端的突然露出这种杀气四溢的严肃表情是什么意思,他小心试探地问道:“大王可是有什么烦恼?”

“人生在世,谁能没有烦恼?”魏王看了他一眼,微微眯起了眼睛,“若是所有人都如你这般,知道尊卑有别,长幼有序,天下何愁不治?”

刘长宁表示听不懂,也不敢听懂啊。

“刘长宁,世上有如你这般千百年前是皇族,几代之后成了平民,也有历经千年而不倒的士族,哪怕皇朝更替,依然超脱于世俗皇权之外。”魏王说着话,拳头都握紧了,像是要打人。

“大王,这个小臣也不懂啊。”刘长宁不敢懂,超脱于皇权之外,这可是死罪,但人家既然能做到这一步,肯定也有免罪的资本和底气啊。

“不懂没关系,随便说一说,或许你这几百年前是皇族子弟的少年郎有不同的看法呢?”魏王看了看他,继续道,“寡人要考较你的事,与此有关,那就是如何削弱这些积累上千年而不倒的世家门阀?”

刘长宁听得脸色一变,魏王是不是太看得起他了,这种事不应该是皇帝和大臣们才应该操心的吗?自己连个职官都没有的农家子弟,何德何能啊?就是听也听不起啊。

“大王,小臣若是有这般本事,怕是已经做了宰相了,大王还是另请高明吧。”

“哼,刘长宁,寡人叫你随便说一说,莫非你要抗命?”魏王板起了脸。

刘长宁苦笑,不是说考较吗?还拿命来威胁别人,果然这魏王就是个老流氓:“那容小臣想一想。”

“你想吧,给你半盏茶的时间。”魏王表示很大度。

“……”刘长宁都想骂脏话了,半盏茶的时间也就是5到7分钟左右,还不如大气点给半炷香的时间呢。

不过腹诽归腹诽,他确实开始努力认真想了起来。

其实这个问题,当初的唐太宗李世民也遇到过,可惜他不是历史专业的,虽说自认对唐朝历史懂得多一点,但多数都是从小说里看来的,未免带有各个作者的滤镜,每个作者又都夹带了私货,谁也不知道谁写的才是正确的历史。

但他也看过一些资料,知道唐朝时五姓七望那是真的牛,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。

当时唐朝男人有三个终极愿望,一,考上进士,二,娶五姓女,三,死后埋在北邙山。

其中,娶五姓女是最难的。

难到什么程度呢?刘长宁隐约记得,好像有一个姓薛的宰相,就因为娶不到五姓女而遗憾,可见五姓七望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