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花爱吃大虾 作品

第300章 魏王的两个难题(第2页)

同时也说明了,五姓七望的门阀世家的势力有多大,要是光有荣耀而没有势力,早就被吞得连渣也不剩下了。

正如魏王刚刚所说的,超脱于世俗皇权之外。

所以李世民当时想了一个办法,那就是修《氏族志》,就是以李唐皇族为首,外戚次之,然后才轮到那些世家高门,而《氏族志》的刊正提高了李氏皇族的地位,扶植了庶族地主,当然最重要的是打击了那些千年门阀。

“好了,刘长宁,时间到了。”魏王才等了三四分钟,就迫不及待地打断了刘长宁的思绪。

刘长宁哭笑不得,但也懒得跟他争论了,与一个老流氓讲道理那是讲不通的:“大王,小臣有一些想法了……”

“哦?说来听听。”魏王立即来了兴趣。

“大王可以劝说陛下,修《氏族志》。”刘长宁是拿来主义,有得抄当然抄了,何况抄的还是正确答案。

“氏族志?”魏王不但不傻,且聪明绝顶,或者说,他对于这种事尤其擅长,所以一听说这三个字,马上就明白过来了。

“哈哈哈,刘长宁,你果然有些本事,哈哈哈……”他是真没想到,刘长宁这少年郎,真的能帮他解决问题,“不过你说的修《氏族志》,应该如何修?”

刘长宁道:“当然是以李绥皇族为首,外戚次之,世家再次之……如此不但能巩固皇族地位,更能打压那些士族门阀。”

“好,说得好!”魏王高兴不已,这个问题困扰他许久了,一直想不到好的办法解决,不想今日居然有了办法。

“大王谬赞了,小臣也只是胡乱说的,具体该如何去做,想必大王和朝中大臣比小臣更懂。”刘长宁忙表示谦虚。

“行了,知道你是在邀功,也罢,寡人适才答应你的,就应允你一件事,说罢,你想要什么,或有什么事需要寡人代劳的?”魏王解决了一个困扰他许久的难题,索性也大方了起来。

刘长宁倒是没想到这次魏王会这么痛快,然而正是太痛快了,让他一时也想不起来需要对方做什么,或者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,而且,像这样的“愿望”不是更应该留着关键时刻使用吗?万一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,正好可以让魏王帮忙啊。

“大王,不知可否留到以后再说?”刘长宁试着问道,要是魏王说不行,他就马上想一个让对方帮忙的事。

“可。”魏王却点了点头,表示可以。

“谢大王。”刘长宁脸上一喜,感觉这老流氓是真的有些吃错药了,这么痛快啊。

“先不急着谢,寡人还有一事。”魏王摆了摆手。

刘长宁脸色一变,不会吧,才刚答应的,又要反悔?还是说给自己增加难度,其实根本就是许的空头支票啊。

“放心,寡人说出的话,定然不会反悔。”见他神色大变,魏王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,脸色有些不爽,“这件事只是让你参详一下,无论你能不能拿出办法,寡人都不会收回承诺。”

“谢大王。”刘长宁一听他这么说,顿时就放心下来,看来他不是要反悔,而是真有事要说。

“此事牵涉到一桩案子。”魏王先是说了一嘴。

“案子?”刘长宁一惊,这跨度有点大了吧,才刚刚说完《氏族志》,这案子就出来了,他可不会审案啊。

“嗯,金水姜氏你知道么?”魏王问道。

“不知。”刘长宁摇了摇头。

魏王不可思议地看了看他:“你没有听说过金水姜氏?”

“没有。”刘长宁有些尴尬,好像这个金水姜氏很有名?

“扶风窦氏,金水姜氏,干阳王氏,以及泗州赵氏,就是我大绥的四大高门了。”魏王给他普及上层常识,不过说起这四大高门,他的语气很不屑,又有些牙痒痒的样子。

“大王,这件案子,莫非跟金水姜氏有关?”刘长宁虽说拥有原身的记忆,但原身不过是个农家少年,侥幸读了两年私塾,见识有限。

“不错!”魏王看了他一眼,继续道,“案子就发生在金水姜氏的族地,近些年不是大雨就是大旱,农人田地失收,卖儿卖女大有人在,那些高门氏族,却在其中大量低价收买田地,其中金水姜氏最为张狂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