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四章 变故陡生(第2页)
别说蔡正阳不信,完颜卜悦和郭嘉佑听完也是一脸错愕,脑袋瓜子嗡嗡作响。他们实在不敢相信,振武军的三千精锐骑兵,会被一个编制仅三千人的团练兵击溃。
完颜卜悦当即决定暂停谈判,派人回开封府核实消息。在消息返回前,他也拿不准该如何应对。
一道闪电划破天空,紧接着,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。已是初夏,雨水渐渐多了起来。
武安君坐在帐中,看着手里的两封信,都是从建康寄来的——一封来自槿颜,另一封来自叶柔。
他照例先拆槿颜的信,内容无非是报平安,字里行间满是对他的思念。信里还提了些琐事,比如便宜老丈人李恒盛去店铺给她送了个大红包,还建议她去临安开分号,说那里是大乾最繁华的地方,有钱人扎堆。
武安君当即提笔回信,让她好好经营襄阳和建康的铺子就行。至于临安,那里水深鱼多,没找到合适的靠山前,不适合他们掺和。
接着,他拆开叶柔的信。字里行间依旧是浓浓的思念,还说烟雨阁的管事想让她去临安,被她拒绝了。叶柔怀疑管事的意图不单纯,却猜不出背后的猫腻。
信的末尾,叶柔告诉了他磐石锻体诀所缺的两味药材,还特意叮嘱不可对外声张。
武安君看完,直接把信点燃了。叶柔让他保密,显然惦记这筑基材料的人不少,一旦让别人知道她掌握着这些信息,定会掀起风波。
如此重要的东西,叶柔毫不犹豫地告诉了自己,这份恩情实在太重。武安君一时不知该如何报答,只能在回信中反复嘱咐她保护好自己,若真有不测,就逃到唐州军的地盘,定保她无忧。
他望着帐外连绵不绝的雨水,不禁想起余静姝和云瑶,不知道她们在山中过得如何,采薇又在忙些什么。
“小姐,最近闲来无事,咱们去姑爷那儿待些日子吧?”小檀托着下巴,一脸憧憬地说,“都说小别胜新婚,您跟姑爷都好久没见面了。”
“你懂什么?郎君在前线打仗,咱们去了只会添麻烦。”李采薇翻了个白眼,那是刀光剑影的战场,可不是游山玩水。
不过听说朝廷要和议了,等和议结束,或许就能去见他了。
如今商行和大盘山的合作还算顺利,各式铁器的名头渐渐打了出去。虽然利润薄了些,但总归是在挣钱。
“不都说了嘛,姑爷在临颍打了大胜仗,不知道朝廷会怎么赏赐呢。”小檀昂着脑袋,满脸自豪,自家姑爷有出息,她脸上也有光。
“叫你低调些,小心被王府的人抓回去!”李采薇吓唬道。
“哼,大不了去唐州,谁怕谁啊?”小檀如今也硬气起来,武安君手下有那么能打的军队,还怕一个王府不成?
“就你懂得多?”李采薇轻叹一声,“朝廷的赏赐,恐怕还不够填军费的窟窿。咱们商行就算全贴进去,都不知道够不够。”
小檀不懂其中的门道,李采薇却心知肚明——唐州军是团练兵,军费得自筹。
打赢了仗,朝廷少不了封赏,但多是些空名头,真金白银没多少。
武安君此番在临颍城中缴获的多是战马,城外那一战也是如此。可士兵的赏赐、伤员的抚恤,都得实打实拿银子出来。
若是他愿意,卖掉一批战马能迅速攒下大笔银钱,但他舍不得。战马变现容易,等以后想用银钱买回战马,可就难如登天了。
南北的马匹贸易一直存在,却被严格管控,根本没可能组建大规模骑兵。若不是之前北元划设马场,给了他可乘之机,唐州军哪能有如今的骑兵规模?
如今,武安君总算把赏赐和抚恤发下去了,军中的家底却急剧缩水。供养大军每月的开销都是天文数字,好在粮草还够,否则他真要束手无策了。
这场雨一连下了四五天,武安君渐渐面露愁容。倒不是怕衣服湿漉漉的难受,而是担心襄阳军——这种天气行军,太容易出意外了。
总算等到天放晴,唐州军的探子带回消息,一下就把武安君惊住了:谭良弼那厮,居然带着兴化军撤退了!
辛表程带着襄阳军还在开封府境内,具体位置不详。可谭良弼就这么说撤就撤,毫不犹豫,简直是把襄阳军的后路拱手相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