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浮森 作品

第577章 郑氏兄弟,刚正不阿(第3页)

胆敢乱说话,那就别怪他,把郑士元兄弟俩,当成典型来办,一杀之了!

“韩国公,你也认得郑佥事?”

朱元璋愣了一下。

李善长气定神闲地点了点头。

“老臣还记得,老臣刚卸任左丞相一职时,逆党胡惟庸,曾拿着一封地方上的密信问过老臣的意见,书写奏疏的,正是郑佥事,所写之事,正是湖广地方上,使用空印入京对账的事。”

彼时胡惟庸只手遮天,地方官员前来京城办事,多数是要先去胡府上下打点一番。

无他。

谁叫朱元璋的“威名”远扬,发现官员的些许错处,严抓严办之下,要是没有靠山,很可能因为占了别人看中的位置,就被借机抹杀掉。

官员利用君威,好事变成坏事,光有明君无忠臣,就是这般境地了。

李善长要让朱元璋彻查空印案的目的,就是要给朱元璋定死暴君之名,动摇这朱氏天下!

如今,胜利已在眼前!

“郑佥事,老臣听闻你在任上,美名远扬,当时你先给胡惟庸写信,老臣知道你不是胡党之一,只是觉得兹事体大,想让胡惟庸代为转告此事,可惜胡惟庸根本没把此事放在心上,好在你亲自来到了陛下跟前,是你把你当初写的信说出来,还是老臣代劳?”

朱元璋知道李善长记性好,但他没想到李善长记性这么好。

不光记得郑士元这个人,记得郑士元写过信,还记得信上的内容。

连朱雄英都感觉到,李善长这个人当真是比传闻里的还要恐怖。

幸好,李善长误会了郑氏兄弟前来的原因。

否则这次对垒,哪怕老朱家赢了,也得付出惨痛的代价。

朱元璋见郑士元看向自己,用眼神询问他的意见,他也没着急询问信上的内容,而是好奇不已。

“郑佥事,你这信是什么时候写的?”

居然写给胡惟庸,而非奏疏上报到咱的案头前。

是担心咱一刀砍了所有涉案的官员吗?

就算胡惟庸不劝咱,还有妹子和标儿,以及老先生他们呢!

朱元璋看着年轻的郑氏兄弟,突然觉得空印案这个事,没有发生得这么超前才对。

这时,郑士元不假思索的回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