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2章 商路(第2页)

他转头对身后的赵承宗说:“让刘綎再增派两百兵,沿着仰光到腾越的山路巡逻。先前那批劫匪没剿干净,昨儿还有商队说丢了两匹骡马,得彻底清了才行。”

“已经安排了,刘将军带五百人去了三天,估摸着今日该有消息。”赵承宗递过一封书信,“对了,前天孟族的帕雅土司派人来求见,说他们部落后山有红宝石矿,想跟咱们合作——他们出人力和矿脉,咱们出工匠和工具,采出的宝石四六分,咱们六,他们四。”

萧如薰拆开书信,纸上画着简陋的矿脉分布图,旁边用缅文写着几行字。他指尖在“鸽血红”三个字上顿了顿——这种宝石在南洋的港口能换等量的白银,正好填补军饷和移民的缺口。“答应他,派最好的石匠过去,教他们开矿的法子,但矿场得派咱们的人盯着,不许私藏,更不许卖给葡萄牙人。”

赵承宗刚应下,远处就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。一名骑兵翻身下马,甲胄上还沾着血迹:“将军!刘将军清剿劫匪回来了,还带了几个山民,说有要事禀报!”

萧如薰快步迎上去,只见刘綎骑着马走在队伍前头,战袍下摆溅满泥点,脸上却带着兴奋:“将军!这次不光端了三个劫匪窝,还得了个好消息!”他侧身让出身后的几个山民,“这几个兄弟说,西边那座野人山后头,有片老林子,里面长着大片野茶树,叶子比云南的厚,味道更醇!”

领头的山民约莫四十岁,穿着粗麻布短衣,手里捧着一包晒干的茶叶,递到萧如薰面前:“大人,这是俺们采的野茶叶,泡着喝比酥油茶香,您尝尝。”

萧如薰接过茶叶,指尖摩挲着叶片边缘的锯齿,茶香带着山野的清苦,和云南普洱的醇厚截然不同。他眼睛一亮:“立刻让农官带种子去勘察,要是能引种,就圈地开荒,教当地人种茶。告诉他们,种出来的茶官府按市价两倍收,比种稻谷划算。”

刘綎咧嘴笑了:“俺就知道将军会喜欢!那片林子大得很,要是真能种茶,往后咱们不用从云南运货,自己就能产好茶!”

正说着,商栈那边传来一阵喧哗。王二柱跑过来,手里举着一枚铜钱:“将军!您看这钱,土人都认!刚才有个孟族老汉用这钱买了俺半饼茶,一点不含糊!”

萧如薰接过铜钱,正面是“缅甸通宝”四个汉字,背面是缅文,铜质紧实,边缘打磨得光滑。这是他让人在永昌府铸的,特意调了铜料比例,比当地土法铸的钱更耐用。“往后交易都用这个,免得有人用劣币坑人。”

正午的日头升得老高,码头渐渐热闹起来。几艘从勃固来的货船靠了岸,船夫们扛着象牙、翡翠往商栈搬;岸边的集市上,孟族妇女摆开竹筐,里面装着新鲜的菠萝、芒果,还有手工织的麻布;几个穿着葡萄牙服饰的商人站在远处,探头探脑地望着码头,手里攥着贸易清单。

萧如薰认出其中一个高鼻梁的汉子——是葡萄牙商队的头目安东尼奥,上个月在马六甲见过一面。他走过去,安东尼奥立刻躬身行礼,操着生硬的汉语:“萧将军,我们是来做贸易的,带来了香料、玻璃器,还有最好的葡萄酒。”

“想做生意可以。”萧如薰靠在栈桥的栏杆上,江风掀起他的衣摆,“三条规矩:第一,按华商标准交三成税;第二,不许带鸦片,违者货物没收,人驱逐出境;第三,不许欺负华商和当地土人,出了纠纷,按大明律法断案。”

安东尼奥连忙点头:“都听将军的!我们明天就把货卸下来,您看什么时候能交易?”

“下月初一开海市,到时候带着货来登记就行。”萧如薰指着远处的造船厂,“瞧见那些船了吗?往后南洋的商路,得按大明的规矩走。”

安东尼奥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只见几艘新船的龙骨已经成型,工匠们正踩着脚手架钉船板,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混着海浪声,在空气中震荡。他脸色微变,却还是笑着应道:“是,我们一定遵守规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