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章 该收网了!

济南,背靠泰山、北临黄河,是连通南北、横贯东西的交通枢纽,也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,自洪武九年,朱元璋将其设为山东首府后,此地就成了齐鲁地区的政治、经济中心。

此番领了试点新政的重任,朱棡便在济南城安了家,设了个临时衙门。

行辕太小,不便他施展开来,统管全省政务,新建个衙门又太拖沓……于是乎,朱棡便将主意打到本地衙司上。

承宣布政使司衙门、都指挥使司衙门、提刑按察使司衙门,还有济南本地的知府衙门……在这几个衙门中选来选去,朱棡最终还是选择了统管山东军事的都指挥使司衙门。

之所以选择都司,倒并非从政务考量,实在这都司的老大,山东都指挥使平安,乃是自家人。

平安,小字保儿,本是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之子,其父平定早年便跟着朱元璋打天下,后来在跟随常遇春攻克元大都时战死,在那之后,朱元璋便将平安收作义子,悉心栽培。

山东乃战略要地,既能北援幽州,又能支援辽西走廊,防备辽东的纳哈出,这样一个战略要地的军事权,自然得掌握在信得过的人之手,因此,朱元璋将平安派到山东,担当都指挥使一职。

朱棡和平安本就相识,可说是打小一起长大,若在山东本地挑一个得力助手,自然会选平安,也正因如此,他将行辕搬去都司衙门,平日在这里办公。

此刻,都司衙门后堂,朱棡正扑在案前,处理各地发来的奏报。

推行摊丁入亩,最重要的是重新核算税赋,而这一切都要仰仗朝廷对各地田亩的统核筹算。

以往各地田亩数目多有虚报,常有隐田窝匿,因此,朱元璋下了死命令,要先清丈田地,查清楚各家各户田产总额,再行摊丁入亩之政。

但清丈田地谈何容易,朱棡刚将任务发布下去,立马就收到一堆诉苦奏报。

“地方县衙人手不足,难以核查田地数额,还望晋王殿下调拨人手。”

“百姓对清丈田亩抵触颇大,怕难以完成上差任务,还望晋王殿下提点帮扶。”

“县内地势复杂,村落繁多,民间对新政物议颇多……”

几乎每个府县,都有各自难题。

朱棡被烦得一个头两个大,不厌其烦。

好在,朱元璋对此事格外重视,对他朱棡也算大力支持,早早地派了不少户部吏员过来,助阵帮扶,朱棡当下要做的,便是根据各府县的实际情况,安排合适人手前去主持清丈田亩事宜。

正自手忙脚乱,堂外传来呼喝声:“殿下,殿下!”

只见一个壮年男子从堂外走来的,正是山东都指挥使平安。

一见平安,朱棡可算是寻着救兵了,忙招手呼唤道:“保儿来了,本王这一堆麻烦事,你快替本王参详!”

平安虽是个武将,但毕竟在山东待了多年,料理本地事务更有优势,但此刻平安却无心顾及他的要求,三两步走上来,一脸急切道:“殿下,不好了,出乱子了!”

“什么乱子?”朱棡眉头一扬,问道。

“各地卫所传来急报,近日来,山东各州府县民心动荡,各地百姓对咱们的税改新政极为抵触,不少乡民抱起团来,阻挠官衙清丈田亩,更甚至有些宗族村落已放出话来,但凡官府进村,便要将之赶出去!”

说到最后,平安忍不住摊着手抱怨起来道:“这些百姓真是不识好歹,这摊丁入亩本来是减轻他们的负担,结果居然还如此抵触?”

“哼,这还用说,百姓愚昧,定是有人背后挑拨他们,试图激起民乱,阻挠摊丁入亩之政。”朱棡却冷笑一声道。

“咦,殿下你早知道此事了?”见朱棡这毫不惊奇的模样,平安当即一惊,连忙说道。

朱棡笑着点头,指着桌上那一摊奏报道:“各地府县早有奏报,说是百姓不愿清丈田亩,咱也觉得好奇,便派了锦衣卫出去暗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