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章 该收网了!(第2页)

没料想朱棡竟早已密查此事,平安大是欣奇,赶忙凑上去:“那锦衣卫可查出什么?”

朱棡冷笑一声:“这些事情可能与白莲教妖人有关!”

“什么?先前孔家之事后,下官已吩咐各卫所严加清查白莲教妖人,当下各地对白莲教防范森严,他们怎么还敢出来作乱?”平安大惊,道。

“本王也想知道,他们哪里来的底气,胆敢撺掇百姓?”朱棡回了座位,悠悠然落座道,看他这悠闲架势,显然并不打算立即动手,而是想着趁机钓鱼。

然而事关国朝大计,平安也不敢怠慢,当即问道:“那下官是否要派人严加防范?”

“不……”朱棡摇摇头,道:“你让各卫所明面上放松警惕,暗地里严阵以待,对方尚未出手,咱们若过早动作,怕会打草惊蛇,这一回,本王要将山东的白莲妖人一网打尽!”

说话间,他将右手一拢,握拳紧捏。

……

大明地方军政分离,政务多是各府县衙门负责,而军政要务多归卫所掌管。

通常,县里出了乱子,多是县衙前去平抚,但县衙兵力有限,常有力所不逮的情况,这种时候,就该卫所出马了。

眼下,各地民怨沸腾,对朝廷清丈田亩的政策极为抵触,隐有造反生乱之势,按说卫所也该派出人手,帮忙平抑民乱,可朱棡给平安下了指令,各地卫所按兵不动,这于无形中,也助涨了民乱滋生。

各地风波不断,不时传出有百姓阻挠官衙,甚至有些村落百姓抱起团来,和官府对着干。

那田间地里的锄头铁锹,哪一件掏出来,不比衙役的水火棍管用?

历来皇权不下乡,对这些百姓的抵抗,各地衙门束手无策。

他们倒是费了不少唇舌解释,说这新政于百姓有益无害,可百姓哪会听他们的?

“大家都说了,这清丈田地是为了向咱们征取重税,朝廷这又是要搜刮盘剥咱们!”

“连无生老母都发下教旨,说这税改劳民伤财,属实苛政弊政!”

“就是,朝廷怎么可能做好事,给咱们泥腿子减免税赋,肯定是骗人的!”

…………

白莲教在山东流传颇广,信众颇多。

究其原因,其教义契合百姓所盼,平日又好施些小恩小惠,很得基层百姓欢心。

这就跟信佛信神一般,百姓拜哪个菩萨不是拜,多添个无生老母又能怎样?

在朝廷眼里,白莲教众是逆匪妖人,可在百姓心中,那些信徒可都是无生老母的弟子,是给咱百姓传递福旨的仙家真人!

是以,当白莲教众近来都在宣扬这新政的弊处,百姓自然信以为真,以为这又是朝廷搜刮百姓的新手段。

经历元末乱世,百姓对于朝廷的信任几近于零,在他们看来,说朝廷会给百姓减税,无异于空口说瞎话。

于是乎,白莲信徒振臂一呼,百姓们争相响应,山东各地都爆发起反抗官衙、抗阻清丈田亩的活动。

简而言之,民乱四起。

对这般乱象,各地官府是没了办法,他们手里那点衙役,对付县城里的良民倒还管用,可一出县城到了乡镇村落,便是毫无用处了。

自古皇权不下乡,各村落位置偏僻,民风彪悍,压根不服管教,甚至很多地方的村落有多少人口,官府都知之不详。

试想,几个衙差胥吏下到乡里清丈田亩,看见数百百姓扛着出头严阵以待,他们能怎么办?

若只是一两个村落如此,官府倒还能集中力量镇压,可满山东境内,大大小小的数十上百场民乱同时发生,星星点点分布广泛,哪个衙门能治得住?

这时候,就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官军了。

最近几天,平安可算是忙坏了,各地官衙、布政使司衙门纷纷递来奏报,要求都司派遣各地卫所前去平定民乱。

这本是分内之事,平安自然义不容辞,可偏生朱棡早早下了命令,叫他不得妄动。

是以,平安每日都跑去后堂,催促朱棡赶紧收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