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章 黄河决堤(第3页)
闻言,六人向朱标投去了个感激的眼神,不愧是未来的储君,果真不一般!
“哎!咱也知道了。”朱元璋叹了口气,随即对着六部尚书说道:“你们先下去,尽快处置赈灾事宜,莫叫灾情误及民生。”
“臣等领命!”六人说完,就立刻向着殿外而去,生怕走慢了,朱元璋再叫住他们询问治水之策。
看到这六人的样子,朱元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道:“你看看他们,询问个治河之策,却什么都不知道,真如朱辰所言,这些只会读圣贤书的人当了官员依旧是一群废物,一无是处。”
“父皇,治河之事本就是个千古难题,你何必为难他们呢!”朱标却觉得朱元璋要求过甚了,要是黄河这么好治,哪里还等得到今天。
“哎!咱也知道,但这不也是没办法吗?黄河年年发大水,劳民伤财不说,还要了多少人性命,这问题一日不解决,咱心里始终难安啊!”朱元璋也叹了口气道。
朱标沉吟了一会儿,然后说道:“父皇,要不你打电话询问一下朱辰,说不定他们后世已经治理好了黄河呢!”
“咦!这倒不错!”遇事不决问朱辰,朱元璋已经有了依赖。
说完,朱元璋立马掏出手机,拨通了朱辰的视频电话。
“花开又花谢……花满天……是你忽隐……又忽现……”
随着铃声的响起,朱辰的面容出现在了屏幕中,他望着朱元璋,随口询问道:“老祖宗,可又有什么事吗?”
“朱辰,近日来,陕西、河南等地连降暴雨,致使黄河开封河段决堤……”
还没等朱元璋说完,朱辰顿时好奇的问道:“决堤了就赶紧派人修复河堤、赈灾救民啊!这些事,您你大明的官员总不至于做不来吧?”
朱元璋摆了摆手,连忙说道:“这些咱自然知道,不过黄河年年决堤,朝廷年年赈灾,这是治标不治本,咱就想问问你,有没有一劳永逸之法,能彻底解决黄河水患的办法。”
“彻底解决黄河水患,老祖宗你怕是异想天开了吧!”朱辰闻言,顿时有些不可思议的叫道。
“额!难不成你们后世也没能彻底治理好黄河?”朱元璋有有些惊讶,在他看来,这几百年的后世可比自己大明要发达得多,居然也没能治好黄河?
“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。”朱辰苦笑着说道:“黄河之所以泛滥,皆因其流过关中地区时,带走了大量的泥沙,使得河底淤泥增加,河床一抬高,自然就容易发大水了,所以治河先要治沙。”
虽然朱辰不是什么水利专家,但是在这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,他耳濡目染,还是知道一些事情的。
“治沙?怎么治?”一旁的朱标好奇的问道。
“退耕还林,简单来说就是种树,汉唐时代,关中地区的树木被大量砍伐,这就使得关中地区土地贫瘠,荒漠化严重,这也是为何西安不再适合做都城的缘由之一,只有重新种树,让其固定住泥土,才不会让黄河在流经关中时,带走大量的泥沙,抬高河床。”朱辰简单的用朱元璋熟悉的语言解释了一下。
“退耕还林这种东西对我大明来说不现实。”朱元璋当即摆了摆手,现在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呢,还怎么可能去进行什么所谓的退耕还林。
“我也知道,而且现代技术水平远超你大明,我们所用的治水方法,你们也没法用。”
时代不同,工具、器械、材料等大不相同,自然无法同日而语,旁的不说,就基本的挖机、铲车这种现代化的施工工具,大明就没有。
“这么说,你也没办法了?”朱元璋眼神一暗道。
“这倒不是,实际上现代治河,也用了许多古代的法子。”朱辰连忙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