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 活着的功漕神(第2页)
一提起治水,白英也就不磕碜了,他想了想,当即说道:“启禀陛下,黄河水道西高东低,地势落差极大,是以水势凶猛,而其流经之地多富泥沙,泥沙被大水冲刷进了黄河,沿途积淤淤堵河道,又抬高河床,造成河水漫灌改道,另外,黄河流经之地雨水丰富,夏季常有暴雨,易形成洪涝……”
接着,朱元璋又随意捡了几个问题考校,白英都对答如流。
见状,朱元璋顿时一喜,看来历史记录果然不差,若是如此,以后岂不可以直接找朱辰要一些历史名臣来,这样也减少了自己专门去搜寻,为国选材了。
不过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治水,随即朱元璋拿出朱辰发过来的抄录的几本书,递给白英道:“白英,你既然对治水有此见解,那你看看这几本书,如何?”
此时的白英已经冷静了下来,他接过书籍,翻开来看了看,立时大感惊奇,这书中所记,皆是前人从未用过的治水之法,其原理精奥、理论完备,具体操作之法更是精妙绝伦。
白英先是粗略浅看,可扫了两眼便被深深吸引,不由捧起书本,细细钻研精阅,看得投入不已,若非朱元璋出言打断,怕是他得在这大殿里看到天黑,都舍不得撒手。
“白英,你觉得这几本书里面所说如何?”
白英这才回过神来,捧着书颤颤点头道:“启奏陛下,这书里对黄河积淤的解释十分精准,所写的治水之法也极是精妙,想必写这著作之人,定常年研究黄河水道,对其禀性特点十分熟悉,请问这著书之人是谁?小民心中有颇多治水疑难,想向他请教。”
“这你就不用管了,咱就问你一句,你可愿意为我大明治理黄河?”朱元璋自不能告诉他这书来自后世,他大手一挥道。
“治理黄河?”白英一愣,朱元璋的话让他有些懵逼。
“怎么,你不愿意,还是没有把握?”朱元璋眉头一皱,直接问道。
“启奏陛下,小民不敢说谎,若是之前陛下让小民去治理黄河,小民万万不敢接此重任,不过如今有了这几本书在,小民当有五成把握能够治理好黄河!”白英老老实实的说道。
“才五成把握吗?”朱元璋有些不开心了,这才五成把握。
“陛下,这书中所记的治河之法,确实精妙,可它没经过实践论证,小民也不敢妄言啊!”白英连忙说道。
“父皇,黄河泛滥已经千年了,历朝历代都在治河,却没有一朝成功过,白英先生能够有五成把握治理好黄河,已经很好了!”这时,朱标在一旁出言道。
“哎!标儿所言极是,是为父太过于贪心了!”朱元璋这才反应过来,也是,若是白英能够打包票百分之百治理好黄河,那他倒是要考虑一下了。
随即,朱元璋看向白英道:“白英,这几本书就赐予你,这几日你细细研读,拿出一个治河方略出来,如此,在朝会之上,咱也好说服群臣,予以你治河之重任。”
治理黄河是国家大事,不是靠朱元璋一个人说了算,还需要朝廷其他衙门的协助。
“小民领命!”白英连忙说道,他知道,这是朱元璋给自己的考验,只要自己能够成功说服朝臣,那他就能从一介白身变成官员,虽然白英的功利心不重,但是能当官,就能更好的治河,完成自己的梦想。
………………
数日之后,奉天殿内,朱元璋望着台下群臣道:“咱前段日子让尔等思考如何能够一劳永逸治理好黄河,诸卿可有对策了?”
群臣闻言,顿时缩了头,特别是六部尚书,本以为朱元璋当时只是一时之话语,过后就忘了,没想到,他今日竟然又重提此事,让他们指点朝政,一个个没得说,但是治河,抱歉,这东西,并不精通。
“怎么,诸卿一个个饱读诗书,难道还找不到治河之策吗?”朱元璋再次开大嘲讽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