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鱼拌饭酱 作品

第112章 三王巡查,反贪风暴!(第3页)

朱元璋浓眉微微一挑,惊讶地说道:“还有这种事?百姓联名上书,所为何事?”

詹辉上前,将联名信交给云奇,随后说道:“百姓在联名信中称,三位殿下于三省清查案件,手段酷烈,尤其是秦王殿下。”

“各地官员战战兢兢,政务混乱,百姓亦受到波及,导致不少人家破人亡,流离失所,故百姓望陛下宽宥当地的官员一二,让百姓能休养生息,安居乐业。”

朱元璋面无表情,翻阅着百姓的联名信,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:“诸位爱卿,以为如何?”

礼部尚书刘仲质走出,道:“陛下,臣认为百姓联名上书,必然是当地出了大事,秦王殿下‘疾恶如仇’。

清查贪官污吏的时候,难免有些暴烈的手段,波及无辜之人,故臣觉得,不妨召秦王殿下归朝,换其他的官员过去。”

刘仲质很聪明,并未为官员说话,而是请朱元璋将秦王朱樉调回来。

您那宝贝儿子当初在西安做了多少荒唐事,陛下您知道,在外说不准朱樉又做了混账事,所以,让他归来就好。

刑部尚书开济犹豫片刻,亦走出,道:“陛下,如今正值收取夏税的时期,各地官员都在忙碌,清查大案固然重要,然收取夏税需要时间,更需要各地的官吏、士绅通力合作,臣想,能否对三省的官员宽宥一二,让他们戴罪立功为朝廷效力?”

刘仲质聪明,开济同样油滑,他的意思,便是让朱元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,宽恕为朝廷效力的官员。

但这话不能直说,还要扯上夏税,毕竟,赋税乃是朝廷之根本,没有赋税拿什么去北征?去赈灾?

朱元璋没说同意,也没有拒绝,他环视四周,道:“还有谁要说么?”

吏部尚书李信躬身行礼,道:“陛下,百姓乃是我大明的根基,百姓联名上书可代表天下民意,陛下清查贪腐,乃古之明君典范,天下百姓无不称颂陛下之恩德。

然凡事不可操之过急,我大明正值用人之际,十年树木百年树人,人才之培养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三位殿下抓了那么多官员。”

“还清查了三省那么多士绅,谁来为朝廷管理当地事务?谁来为朝廷催缴赋税?臣绝没有为他们开脱的意思,但事情是要人去做的。”

李信眼眶微红,一脸忧国忧民的模样,道:“臣请陛下暂熄雷霆之怒,为大明百姓考虑,轻罚各地,准他们戴罪立功,为朝廷效力!”

常言道“官字两张口”,用来形容李信,得用“三张口”,他简直巧舌如簧。

李信话音落下,赵仁、赵俊等其他的几位尚书,还有朝中文官,纷纷附议。

朱元璋衣袖里的拳头缓缓握紧,他压制住了想杀人的冲动。

平息了片刻,朱元璋指着送来的文书,气得牙痒痒,道:“好一个百姓联名上书,好一个轻罚,戴罪立功!”

“尔等听过了‘民意’,不妨再听听燕王他们送到金陵来的奏报,听一听你们口中能戴罪立功的人,都做了什么,官员虚报税粮,侵吞本该上缴国家的赋税,肥了自己,瘦了国家!”

“更有士绅用手段,将赋税转嫁给平民,使得百姓困苦,就连那鱼鳞册上的土地,都有人敢造假!”

朱元璋猛地一拍御案,喝道:“他们上上下下联起手,侵吞国库钱粮,中饱私囊欺压百姓,轻罚之后他们能悔改?不会!”

“光是三省查出的人就有这么多,其他省呢?还有,咱已经废除了士子的免税田制度,居然还有人变着花样地逃税,若本该上缴国库的钱有五百万两,他们私吞了三百万两,只给咱两百万两!咱还要感激他们不成?那是大明的钱,朕的钱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