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 卫所制度的弊端(第3页)
“然而卫所军官是世袭制的,老子是指挥使、千户,儿子还是指挥使千户,龙生龙凤生凤,老鼠儿子会打洞,咱们就说那马远,一个指挥使,就能强占他人妻子,欺男霸女无恶不作,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当兵?不逃才怪呢!到了明末天启皇帝与崇祯皇帝那会儿,许多卫所已经名存实亡,实际兵力不如额定人数的一半。”
“这么严重吗?”朱元璋虽然知道有逃兵,但没想到这么严重。
“历史上,大明中后期,卫所兵缺乏训练、装备落后,面对蒙古骑兵与倭寇的时候屡战屡败,朝廷不得不依赖募兵来对抗敌人戚继光的戚家军,俞大遒的浙江兵,这都是有名的将军,所以到这个时候,卫所制度显然已经不合时了。”
而且卫所制度还会造成社会固化跟军户地位低下,大明朝的军户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,当了军户就要世代赋役,不得脱离军户籍贯,且军户社会地位低下,还不如农户呢,搞得都没人愿意跟军户结亲,当兵不光荣,玩命还得被人歧视,老祖宗您说说,天下有人愿意干这种买卖么?”
“照你这么说,咱的卫所制度一点好处都没有吗?”朱元璋有些不甘心。
“我不是说了吗,在大明刚刚建立的时候,卫所制度稳固边疆、稳固内部效果极佳,但是面对明朝中后期的战争,难以应付,土木堡之变、倭寇侵扰东南沿海,还有满清崛起,僵化的组织与低效的动员能力暴露无遗,注定要被淘汰。”
“史书记载,嘉靖年间,八十多名从台州府登录,然后一路畅通无阻,直接杀到了金陵城下,那是金陵城中的高官和士兵只能关紧城门,没有一个敢于出城应战。”
听到这话,朱元璋顿时脸色涨红,一巴掌拍到案桌上道:“耻辱啊!耻辱!”
“这的确是耻辱,卫所制度的设计就存在根本性的制度缺陷,您在的时候没人敢指责,您离开之后更没人敢改变,只能一直用下去。”
朱元璋沉默了片刻,喃喃道:“照你这么说,卫所制度的确该变了?”
“趁着老祖宗你还在,卫所士兵还没彻底堕落的时候,变革是最好的,不然后面的皇帝,没用您的威信,怎么敢变革,大明后期有个叫张居正的能臣,堪称‘摄皇帝’,在进行改革的时候试图整顿卫所,但最终都无疾而终!”
“原来如此嘛!”朱元璋深吸一口气,平复了一下心情,这才说道:“那你对于变革军制有什么建议吗?”
“要想变革军制,就必须先了解军制的发展。”
“哦!你倒是说说!”朱元璋当即正襟危坐道。
“春秋时期延续了西周‘国野分治’的传统,什么是‘国人’,那就是贵族、士人、自由人,而‘野人’便是平民或者依附民不能服役,故春秋时期是贵族垄断军事权力的时代。
那时候的核心战力——战车甲士多由贵族子弟担任,还要自备武器、战马、铠甲,形成了‘兵车’文化,所以那时候谁的战车多,谁的战力就更强,战车上的甲士也都是贵族,不过后来步战步兵崛起,平民也就获得了更多的机会。”
“你说得不错!”朱元璋点了点头。
“后商鞅变法,所谓‘有功者显荣,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’,秦国的军功爵制度,彻底打破了贵族的垄断,旧的贵族没有军功剥夺特权,平民可以通过战功跻身上层商鞅的变法,让秦国的百姓好战,社会动员能力极强,所谓‘民之见战也,如饿狼之见肉’,可惜秦以军功爵制度横扫天下,最后也因为过于严苛而二世而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