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章 高丽内附(第2页)
武将们一个个也学聪明了,开始扣起了高帽子。
不过论嘴斗这一方面。
他们终究不是文官的对手。
“侯爷这话说的可就过分了,一切都是为我大明,既为国库,也为社稷,怎么就成了我们这些人的私心,这话,可就万万不妥了。”
文官们开始指名道姓,武将们也同样破口大骂,
一时间,偌大的奉天殿赫然和那东市的菜市场也没什么太大区别。
而朱元璋稳坐钓鱼台,看着面前的百官都快要大打出手,才是蔚然一叹。
叹气声不大,可稍一落下,就让方才快要动起拳脚的百官们各个重回原位,全都在片刻间就已安分了下来。
“此事,诸卿说的对,还是该从长计议才对,咱也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。”
朱元璋这大明天子发了话。
群臣百官齐齐高声道:“陛下英明。”
至此。
今日朝会这高丽内附一事才算是暂时了结。
可让众人都万万没想到的是,才过了区区半月,这高丽王居然又开始搞事,给大明呈上了第二封奏疏。
奏疏上面的内容,真挚意切地表示他高丽如何如何心向大明,让群臣百官们听了都觉得阵阵肉麻,一身的鸡皮疙瘩都快落了下来。
“大明上朝乃是天国之邦,我高丽区区小国,向往久也。
高丽之内任何一个子民也愿成为大明子民,久也。
今时今日王禑愿内附大明,愿让高丽成为大明的一部分,显王禑于大明与皇帝陛下的拳拳之心,请陛下成全。”
“高丽王请大明皇帝陛下成全高丽,高丽子民可都在等着这一天,等着皇帝陛下您的答复!”
最后总结下来,满篇的哀求之语,哪里还有半分高丽王的脸面,可谓是哭着喊着要加入他们大明。
要将这内附之事给定然做成。
让那些之前反对此事的一众文臣们,见了个个都脸皮微颤,眼皮翻白。
好歹也是个高丽王,好歹也是一国之主。
虽然只是个小国,但怎能如此卑躬屈膝?
全城百官心中鄙视。
“这高丽王,怎能如此令人无言?”文官们忍不住的言道。
就连那些此前开口同意这事的文官们,也是一脸的哭笑不得,实在是大为不解。
“好好的王不当,非要内附当一臣子。”
只是他们将此言说出,武将勋贵、侯爷各个可是双眼一亮,总算是抓住了他们这些文人的把柄了。
顿时跳了出来,指着刚才开口的吏部尚书余熂,一脸的义愤填膺,大声吼道:“尚书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?
难道我大明上朝还不配让他区区小国高丽如此心向往之?”
“还是说尚书大人的意思是,陛下不配让他区区的高丽王禑,心甘情愿内附我大明,不配让他这王禑为我大明、为陛下的臣子吗?”
武将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,个个全是疯狂站出,为的就是好好发泄一番,吐出他们胸中的这口许久恶气。
“还有诸位大人,难道你们就如此这般的不愿高丽内附我大明?陛下乃是开国天子,圣明之君,我大明版图势必将要远超前朝,就连那归降的北元太尉、永安侯纳哈哈出对陛下也是万般臣服,朝圣一般的虔诚,降臣外臣都可如此,为我大明臣子,难不成连这外邦都还远远不如?”
“尔等是何居心?”
同样的招数,同样的高帽子扣了上去,不过这一次更加言之有物、言之凿凿,令面前的一众文官们一个个还真是无言以对、难以反驳。
最终也只是蹦出来句——“侯爷说的这是什么话?我们怎么会有如此心思”。
但显然带了点气急败坏的意思。
武将们见了,各个酣畅淋漓地大笑,得意扬扬。
而在这奉天殿,不少聪明的官员也从这接连的两封奏疏中看出了一些端倪。
此事应当是陛下……
刚有此念就赶忙在心中掐断了思绪,可不敢随意揣摩,就算猜到了也绝对不能说出来,否则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岂不是显得比陛下还聪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