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章 辽东监军(第2页)
自是心甘情愿地任其驱使。
“曹化淳那边如何了?这几日在宫内可曾有什么埋怨之言?”
知晓了朱由检的状况,朱元璋不再多问,话锋一转问起了另外一人。
“回太祖皇帝的话,曹公公这几日一直在他的庭院之内,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除了尚膳监那边送去的膳食,无人能见他一面。”
“倒是个聪明人。”
朱元璋眼中闪出一道赞赏之意。
以他的想法,这些太监哪来的资格参与政事,更何况还是国之大事,本就是服侍他朱家人才对。
可如今此一时彼一时。
宦官在这朝堂之上已是当下手边最为顺手的势力之一,朱元璋自然也要拿过来用一用。
帝王权术便是如此。
无论本心如何,用到实处之上,要的就是制衡二字。
“把他叫来,说咱要重用于他。”
朱元璋思忖片刻,开口吩咐。
王承恩领了勒令,赶忙离宫而去,转瞬就已来到这处宫墙,来到太监们所待着的住处。
凭借王承恩此时在这宫里面的权势身份,无人敢来拦他,哪怕是曹化淳曾几何时在东厂还有这宫里面收下的诸多干儿子。
见了王承恩,也不敢有半分得罪。
“干爹,王公公来了。”
了下去。
于是,这庭院内便只剩下了当今权势最大的两个太监。
“是太祖皇帝的吩咐来了?”
曹化淳正端坐于这庭院石凳之上,面白无须,目光清亮,看着王承恩的身影。
他心头也是有所猜测。
他曹化淳,虽说担任东厂提督期间,的确构陷前朝百官,有私交勾结牵连,但对皇家素来还是忠心耿耿的。
若是换做平常时候,像他曹化淳这样的人早就死了千万次。
可当下。
他曹化淳也是矮个子里面拔高个,为数不多的可用之人了。
“曹公公是个聪明人,这是太祖皇帝的原话。”
王承恩眯了眯眼睛。
“那烦请王公公带路。”
曹化淳徐徐起身。
两人谈笑间,已是把之前的前尘往事全都消散而去,日后自当要为皇家、要为大明朝好好尽力做事才可。
很快,曹化淳便来到了这乾清宫。
“奴婢曹化淳,见过太祖皇帝,太祖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噗通一声,曹化淳丝毫不顾他曾几何时东厂督主的风光,见了朱元璋本尊身影后,不假思索便屈膝而跪下去。
对于曹化淳此人的忠心,朱元璋这几日通过各方情况也是多有了解,当下也不废话,直接言明:“咱有意命你为辽东监军,不知你曹化淳可否带着咱的旨意去那边关一趟?”
朱元璋这几日渐渐将这紫禁城还有京城之处的脉络梳理完后,锦衣卫和东厂起复虽不过短短的一月有余,但气势已让这京城之处的各方人员多有收敛。
紫禁城中宫里的禁军侍卫,朱元璋也收服齐心,外面的京营新军训练进展顺利,自然而然便将目光放在了如今的这大明天下。
不看的时候还能沉得住气,看了之后朱元璋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,头疼得很。
虽说看过明史的他知晓有不少的忠心之人,可在朱元璋看来,这些忠心之人全都是由于其带头的将领忠心大明,而非其麾下的大军忠心大明。
换一句话来说,这些军队只是这各处总兵还有那将领的私兵而已,这种情况可不是他朱元璋想要见到的。
所以,太监监军一事也只能够尽快地提上日程,告知那各地的总兵、骄兵悍将。
他大明太祖朱元璋活过来了,让这些怀有异心之人安安分分地为他大明继续做事,共度眼前的这一道难关。
而在这重中之重的,自然是这辽东的祖大寿还有吴三桂。
他们手下的关宁铁骑绝对不能有半分的损失。
“太祖皇帝在上,奴婢听令行事。”
曹化淳得了命令,也重重应下,脑瓜子磕在面前的地板之上,声音贼响。
“此事若做得好了,之前的事就一笔勾过。”
朱元璋金口一开。
曹化淳心头沉重的大石总算当当落下,安稳了许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