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章 名存实亡的内阁(第3页)
三饷乃是朝廷一直以来应对边患和中原内乱的主要筹款方式,而东林党因为三饷,可弹劾了不少他们这些浙党之人。
“认为和谈是卖国,哪怕只是暂时的妥协;还有速战速决,催促洪承畴、孙传庭这些将领盲目出击,只知道德不知实务,用来绑架一些性子柔弱的天子,或许会有奇效,但对于开国洪武一朝的太祖皇帝而言。他们以往的这些立党之基反倒是他们的毁灭根源,朝堂有官员,幕后有士绅,地方有呼应,他东林党不亡谁亡?”
眨眼间的功夫,兵部尚书张凤翼目露金光,缓缓说道,字字珠玑,言之凿凿,可谓有理。
另外的内阁大学士王应熊颔首点头。
吏部尚书同样附和开口:“不过是靠着区区舆论造势,户户民清、国库丰裕,他们亲的可是皇家,东林党必是太祖皇帝的眼中钉、肉中刺。”
随着浙党成员一个个抽丝剥茧,分析出朝堂之上真正的局势,浙党成员一个个面露红光,再不复方才那般颓废之态。
“还有一件事。”
正当浙党成员一个个松懈之时,温体仁这位浙党之首再度出言,“晋商那边不会为太祖皇帝所容,恐怕连晋商范家那边的线,该断则断。”
“太祖皇帝如今还需要我们这些臣子治理朝堂,但该表露出来的态度也定要有,一个区区的范家,还有
温体仁不声不响、轻描淡写般的话语,却是再来了一下狠的,对他们浙党再度重拳出击,顿时让张凤翼、杨嗣昌还有刚才几位内阁大学士个个脸色大变,齐齐劝说起来:“温阁老,不用如此?”
“如今我浙党若是自断臂膀,这朝堂岂不真成了他们东林党、齐党的天下?”
“太祖皇帝哪怕再如何下手,也断不可能这般快,定是会徐徐图之才对。”
听着耳旁这些人的话,温体仁闭上双目,思绪翻滚之间,再睁开双眼时,已然做出了他这位内阁首辅的决断。
“斩。”
温体仁一字蹦出,也定下了他们浙党成员今日最大的决策。
察觉到他们这浙党之首的决心并非虚言,杨嗣昌这实干之人最先站出支持:“阁老之言乃是中正之言。”
“党派之事,太祖皇帝或可容,或不可容,但我浙党必须激流勇退,以谋后变。”
“太祖皇帝对贪腐之流素来重罚,晋商范家这些贪婪无度之人,自以为靠银钱之物勾结朝臣便能稳坐钓鱼台,可太祖皇帝归来还带来这物产三千斤之物,还有方才工部所传出的蜂窝煤。
太祖皇帝能得一便能得二。”
“若是再从那仙界之处得了什么神奇之物,我浙党可能承受得住?诸位的一家老小、身后家族,难道就不怕太祖皇帝灭其家、夷其族吗?”
“杨嗣昌定遵从阁老之言。”
兵部侍郎杨嗣昌大声开口。
尚书张凤翼重重点头,同样站了出来表明态度。
接着,在这温家的一处小庄园内,浙党一众高层官员全都统一了意见。
面对太祖皇帝朱元璋,连武将勋贵成国公朱纯臣这些蠢笨之人都能做到自断臂膀。
他们这些文人又如何想不到?
再加上还有温体仁、杨嗣昌、张凤翼,包括内阁大学士这些浙党最重要之人的威压,这等派系自是要迎来一波大换血。
今日他们主动换血还能留下一副躯干,若等到来日由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给他们放血,恐怕个个都要人头落地、死无全尸。
……
京营之处,新军逐渐成型。
在多日来的肉食补充还有朱元璋训军之法的培养下。
此刻放眼望去,锣鼓喧天,喊声如雷。
再加上本就是由各家武将勋贵府出来的家丁亲兵,有这些龙虎之人带头,那些想要混水摸鱼之人,要么被赶出了新军队伍,要么便留了下来,成为了真正的精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