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鱼拌饭酱 作品

第249章 金陵城,国子监大才!(第2页)

“不过是来寻我金陵城国子监的一位大才罢了。”

徐允祯呷了一口清茶。

他倒是也不着急。

他徐允祯可是金陵城此处的东道主,成国公朱纯臣、英国公张世泽这两个老兄弟凭什么跟他争?

恐怕到了金陵城。

国子监在哪儿、国子监的门在东还是在西。

他们都搞不清楚,又怎么可能如他徐允祯这般顺风顺水、长驱直入。

“大才?我国子监何来的大才?怕是有,也万万入不得太祖皇帝他老人家的眼。”

国子监的祭酒苦笑一声。

“那还真是巧了,还真有一人,是太祖皇帝亲自指名道姓的。”

徐允祯将手中的青花瓷茶杯小心放在旁边的茶盏上,信手拈来一般,将方以智的情况摆在了那祭酒的身前。

赫然间。

他徐允祯在来时便已打听好了这方以智的家中情况。

他这位魏国公也是很好奇,这平平无奇的少年郎是缘何能够被太祖皇帝他老人家给看在眼里的。

而打探了之后,还真被他瞧出了一些东西。

这方以智身上唯一的特殊之处,便是同意大利的传教士等西方人有着密切关联,这也算是他方以智唯一的可取之处了。

这同样也让他这位魏国公心中明白,当今太祖皇帝对这西方之学极有兴趣,所以对于方以智的重视程度自然更上了一层楼。

即便连他魏国公徐允祯也不得不承认。

当今大明天下,对于这西方之学有着详细研究的人少之又少,物以稀为贵,这方以智自然就是一位大才。

“太祖皇爷他老人家推崇此物……”

国子监的祭酒看了几眼方以智的情况,便已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。

徐允祯耸了耸肩,拱了拱手笑道:“太祖皇爷他老人家的心意,身为臣子的怎能随意揣摩?

不过只是按照他老人家的旨意吩咐做事罢了。

方以智此人在何处?

此行江南之处成国公、英国公二人负责即可,本国公可是要带着这位大才前去那京城之处的。”

徐允祯道出了他的目的。

国子监的祭酒听后微微点头,挥了挥手就打算派人将这位方以智给寻来,不过却被魏国公徐允祯给拦住了。

“祭酒大人还是也动动身,不如你我二人好好见一见这位大才如何?若是日后不出什么意外,这位大才怕也是朝堂重臣了。”

徐允祯饱含深意地说。

国子监祭酒愣了一下,随后释然一笑,点了点头:“好。”

他哈哈一笑,继而起身,“那今日,本祭酒便同国公爷一起去看看这位少年郎的风采。”

对于方以智,国子监的祭酒还真是有些听闻。

不过都是些不好的名头,心头也是一笑:谁又能想得到,这曾几何时的“异类”,到了如今反倒是人人羡煞的香饽饽?

不得不说。

这人生的境遇可还真是变化万千、无常得很。

不多时,两人起身撑着青竹小伞,便往学子们的住处而去。

打听了一番,才知晓方以智已然朝着国子监外而去了。

没了办法。

魏国公徐允祯与国子监祭酒两人苦笑一声,也只能尽快吩咐手边的人立刻追过去。

……

国子监大门前,虽不比京城国子监那般气派,以青城之柱支撑,但金陵城毕竟是陪都,身后好歹也有督察院分支机构,所以照样修建得恢弘大气。

再加上地处江南,此处徽商、文人向来注重门面,虽不至于富丽堂皇,但处处都可见这国子监的底蕴之物。

不过这些渊源文化。

同国子监里的“异类”、平平无奇的学子方以智,似乎实在没什么关联。

方以智快步走着,撑着手中黑伞,刚离了国子监,便看到家中的族兄带着老管家亲自前来相迎。

“族兄,你怎么来了?”

见到这位一年未见的族兄,方以智有些意外。

只因这位族兄此前是东林书院的人,甚至已得了进士功名,听说就在数月前去了京城,在户部任职,如今重回金陵城,虽不过是小小的七品官,但对于如今国运绵延的大明而言,也算是他们方家难得的希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