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-白雪行动第二十九章
夜幕降临,日军的照明弹将江面染成血色,程墨白在掩体里就着煤油灯重读银杏密码,发现叶缘的锯齿数量正好十七个,她在安全区的编号,灯芯爆出个灯花,火光中他仿佛看见林雪站在金陵女院的银杏树下,飘落的叶子在她肩头堆成金色的铠甲。
凌晨换岗时,程墨白把胶卷交给通讯兵:"送到《大公报》长沙分社,马上见报。"
炮声渐渐远去,程墨白在晨曦中望向南京方向,怀表里的银杏叶散发着淡淡的药香,像极了那个雨夜林雪为他包扎伤口时,发梢掠过的气息,长江的波涛声中,他轻声对虚空说道:"等我回家。",这是他们分别时没说出口的约定。
日军的一枚迫击炮弹突然在战壕前沿炸开,飞溅的泥土如暴雨般砸在钢盔上,程墨白将银杏叶迅速塞入怀中,顺势滚入交通壕,一发子弹擦过他的左耳,在身后的弹药箱上凿出个冒着青烟的孔洞,是九七式狙击步枪的6.5mm子弹,这种枪只有日军精锐部队才配备。
"正前方八百米,日军修筑了一个机枪阵地,有迫击炮掩护!"一个军官嘶吼着指向江岸,程墨白举起望远镜,镜头里出现一个熟悉的背影,松本的副官正在指挥士兵架设九二式重机枪,那人转身时,程墨白看到他左眼缠着的绷带,正是紫金山爆炸夜被自己用匕首所伤。
"马上准备反冲锋!"程墨白吹响铜哨,三长两短的哨音让老兵们立刻明白这是"诱敌深入"的指令,教导总队的残部从战壕两侧散开,他们绑腿里都藏着教会医院特制的纱布,浸过盐水后会避免伤口感染。
当日军机枪手冲过两军之间燃烧带时,程墨白亲自端起捷克式轻机枪拉动枪机,当枪托抵肩的瞬间,他摸到刻在木质部分的凹痕:几道竖痕,每道代表击毙一名日军,当7.62mm子弹穿透第一个鬼子胸膛时,他看见对方钢盔下露出少年稚嫩的脸,不超过十六岁,松本连本土补充来的学生兵都拉上了战场。
江面上的日军舰艇突然调转炮口,一发127mm舰炮在机枪阵地炸开,程墨白被气浪掀翻,怀中的银杏叶飘落在地,他扑上去抢救时,发现叶片正好盖在一滩鲜血上,眼看日军炮火越发集中,"撤退!转二号防线!"程墨白收起叶片时,远处传来汽笛声,新墙河南岸突然升起三发红色信号弹,在夜空中组成三角形,正是银杏叶的形状,重炮群的炮弹开始覆盖逼近的日军炮舰。